第兩百八十章 瞻仰徐達與楚王改變主意(2 / 2)

雖然有人已經意識到朱由校這是在有意拔高武官地位而提出中山王徐達雖與國有功,但遣派重臣代祭即可,何必由陛下親勞。

但朱由校自然是不同意的,雖然祭祀這樣的事不算大,但如果是自己這個帝王親自祭祀這不僅僅昭示著自己在有意重塑武臣的地位,同時也讓勛貴們也同樣意識到自己這個集團也正在慢慢的被皇帝陛下重視。

更何況,自己只是瞻仰,主祭者是徐弘基。

徐達被朱元璋賜葬於鍾山,與孝陵同屬於紫金山下,倒也不遠,朱由校還著內閣大學士李明睿親自撰文為在祭祀當日為徐達再立了一道神道碑。

同時,傳命翰林院組織專人編寫徐達傳記,且要求以白話文,章回體形式是最好的,這樣也才好天下百姓能看懂,看明白,熟稔國朝的英雄好漢也是加強思想教育的一個措施之一。

以翰林院這樣的官方機構來組織力量編寫名人傳記(小說體裁)算是迄今為止以來,朱由校首開的先河,也不僅僅是為了宣傳英雄式人物也有要賺錢的意思。

翰林院這種屬於社會科學研究性質的機構不能只靠朝廷的補貼活著,翰林院那些博學多才但又不通俗務的學究們也不能讓他們老這么一直窮著,所以弄個出版性質的文化產品賺點錢也是好的。

《大明開國元勛:徐達傳》翰林院版在半年以後面世,當月印發三萬冊,卻只銷售出去兩千冊,但後因人們發現這《大明開國元勛:徐達傳》不是陽春白雪般的文言文,而是誰都能聽得懂看懂的白話文,而且故事寫的也有趣,本就擅長寫生太祖滿屋紅光這類想象力豐富情節的翰林院們寫起小說來其情節精彩度也不亞於民間那些說書的,甚至手法更為誇張。

如此一來,這類傳記在第二個月時突然銷量就大增。

第三個月,預先刊印的三萬冊全部脫銷。

翰林院不得不擴大印刷規模,甚至不再靠內部官員吏役而不得不對外招募工匠,以滿足百姓們對這類讀物的需求。

不過也由此可見,大明百姓的精神世界是有多么空虛,水滸這些完全不能滿足他們的娛樂需求,當代的英雄人物故事無論是代入感還是熟悉感以及親切度都要強得多,因而也就更受歡迎。

翰林院掌院學士徐光啟見此干脆上疏請旨將大明其他善終沒有被朱元璋後來否定的開國元勛也拿出來做傳記寫評語。因為這個賺的錢是對自己有好處的,所以這些翰林官員不但不反對,反而大加贊成。

只是他們從來都沒有意識到,從一刻起他們這些老學究們開始由一個純粹者的研究者而轉變為為大眾文化消費服務的文化產品輸出者。

甚至後來,其中個別翰林學士為了賺錢開始明星化,通過各個渠道給大眾們講解唐詩宋詞和歷史軍事故事等而成為老百姓所熟知的人物,而且這些人物還被大明日報直接稱為「專家」,專家一詞也因此而生。

閑話少敘,在朱由校親自來徐達陵墓瞻仰時,楚王朱華奎也下定了決心,要做一番大事業。

當晚,他就去了魏敏兒的民宅,而魏敏兒只當他又是來拜訪自己表兄的,便沒有懷疑他什么。

「王爺,真的想好了嗎?」阮大鋮很嚴肅的問著楚王朱華奎。

朱華奎沒有立即回答,良久後才道:「他拒絕了孤的請求,也不單單是因為這件事,孤也的確不想就這樣被他玩弄於鼓掌,但我在答應你之前,你得准予我兩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