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2 / 2)

之所以叫做倫敦條約,蓋因是在英吉利倫敦附近簽訂的,而且促進這個條約生成的核心條件也是英吉利的首都倫敦已經受到大明帝國軍隊的威脅,迫使其不得不求和。

愛德華親王在登上「於謙」號也不得不感嘆大明帝國艦船之先進,在他的認知里,是絕對沒有想到軍艦還能有鐵甲打造,甚至沒有人力牽引的,他也沒想到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機器可以代替人力實現更高效率的行駛,也沒想到整艘艦船上可以裝置如此多的火炮。

愛德華親王在之後的晚年回憶錄曾提及這一日的感受,在他看來,此時的英吉利與大明的差距將不少於百年。

而事實上,楊嗣昌邀請他來「於謙」號上來簽訂《倫敦條約》也是為了展現一下大明軍事實力,並進一步震懾一下愛德華親王,使得通過愛德華親王等的感觀讓整個英吉利放棄與大明帝國的抵抗之心。

雖說是軍艦,但如今既然是楊嗣昌所駐之地,也就刻意的裝潢的高標格了些,因而當這愛德華親王進入船艙大廳內後,他感覺到這里比王宮還要華麗。

不過,這時候的愛德華親王已經明顯沒有心情去欣賞船艙內的東方裝潢藝術,此時的他已經因為意識到自己將要代表整個英吉利簽訂下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而有些不安,他知道很快他就要成為第一個歷史罪人。

楊嗣昌此時的心情倒是不錯,他本以為這英吉利帝國的君王查理一世或者其他貴族還會因為自己的條件太過苛刻而拒絕,然後少不得逼得自己再要動用武力教訓,如今卻沒想到這查理一世和愛德華親王等答應得如此爽快。

一時,香案已經擺好,十字架也擺好,楊嗣昌和愛德華親王同時坐在了一張鋪了紅綢布的長條桌上,一共兩份先用漢文後用英文寫明各項條款和備注的文件以精美的象牙木裝訂好,放在了兩人面前,而愛德華親王則用雞毛筆簽了字,楊嗣昌則用毛筆寫下了自己的名字,愛德華親王下筆下得很沉重,而楊嗣昌則寫的很飄逸灑脫,兩人並最終交換了文件又重新簽了名,最後才將簽訂好的條約文件交給自己的幕僚,然後互相握手言和。

接著兩人又互簽了一份秘密協議,一份對愛德華家族有利卻對英吉利無利的補充協議。

至此,歷時一年多的大明與英吉利兩國之間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

既然特地說明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便也就有第二次鴉片戰爭。

當然,這只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