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國公民分三等(2 / 2)

因為朱由校的目的就是要讓這些新占領的人都跟著變成腐儒,變成甘願服從權威的中庸之人。

朱由校並沒有限制新歸附區的百姓的進階之路,並考慮到人口問題也明確規定非戰俘可以不必閹割,但只是禁止與漢人通婚。

按照朱由校的旨令,他們只要完成了基礎的漢化教育並學會說漢話就可以申請獲得帝國公民身份。

一旦獲得這種生活也可以在大明做官做學問做生意。

戶部已經把帝國公民分做了三等。

第一等是當初大明以及天啟初期被征服區域內既漠北漠南以及關外的大明原有子民以及羈縻地區接受漢化後的人。

第二等是原屬於整個漢文化圈即大明原藩屬國的黃種人如朝鮮、緬甸、安南等土著。

第三等則是做出特殊貢獻獲得較高教育和高素質的白人和黑人以及其他人種。

這個等級的帝國公民在大體上其實也沒有什么區別,只是細節方面略有不同,比如部院高官以及內閣和各地總督只能由第一等公民充任,而地方正堂官也只能由第一等和第二等公民充任,第三等公民做官只能成為佐貳官,但學術領域除外。

另外,就是不同等級的公民之間禁止通婚,但第一等公民可以納低等級公民為妾,而第一等公民卻不能做低等級公民之妾,一旦違背則直接是死罪。

除掉這些,在福利待遇以及受教育權和私有財產保護方面都是一樣的,具體刑法也只是第一等公民若殺害第二等和第三等公民可以不必為第二等公民和第三等公民償命而已,但也會有流放這樣的重懲,當然第二等公民和第三等公民若殺害第一等公民則是連坐之重罪。

正因為此,第一等公民通常被稱為貴族公民,在多年以後,整個地球基本上就形成了人分三等的格局,在百年後隨著地域差距變化和權力分配不同,三等變成了五等。

但終究而言,原兩京十三布政使司區域的內公民是最高貴的,包括這個區域內為大明做出卓越貢獻的西南土司們,比如石柱的土家族以及曾經在抗倭戰爭中有卓越貢獻的壯族們,朱由校特旨允許他們保留自己的民族服飾與風俗。

不過隨著教育普及,他們也開始逐漸變得與漢人無異,甚至還逼得禮部還得幫著他們保護其本民族的文化遺存。

在帝國公民之下的人則是沒有特權的,他們的勞動不會被認同,可以被任意殺害,這些大都是曾經的歐亞各國統治者和貴族或者忠誠的宗教信仰者,當然只要他們一旦選擇歸順也有成為帝國公民的機會。

雖說只能成為第三等公民但也比不被當作人強。

值得一提的是,雖說第一等公民最高貴,但限制也有,譬如第一等公民的人不准再從事娼妓之業,尤其不能去以聲色娛樂下等公民。

這也就導致帝國很多娛樂場所都是其他等級公民在賣弄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