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2 / 2)

大明之崇禎大帝 檀芸 1093 字 2022-09-14

朱由檢頗感到驚訝,他雖然知道大明民間極富,但也不曾想到光是一個應天府就收稅銀到六千多萬銀元!

但一細想想,鄭之龍一年的海洋利潤都能高達數千萬兩,一個貪官抄沒都能抄沒出幾百萬兩,天下最富的應天府收稅銀六千多萬銀元倒也在情理之中,而且朱由檢並不清楚南京城外的應天府其他地方有沒有存在逃稅漏稅現象。

不過,能收到六千多萬銀元也讓朱由檢很欣慰了,這比他當年只靠著幾百萬兩國庫收入過日子的時候要好得多了。

兩個月後,內閣首輔范景文再次奏報大明除應天府外其他地方的稅銀也陸續運抵京城,也依舊有七千多萬銀元。

也就是說,此次征稅工作,朱由檢的大明朝廷共獲利一億五千多萬銀元,這里面包括大明中央銀行通過兌換業務的獲利。

一億五千多萬銀元是個什么概念,相當於大明之前二十年的國庫收入!

這還僅僅只是崇禎十八年的征收。

朱由檢開心地笑了,他沒想到晚明的商品經濟已經發達到這種地步,尤其是江南地區,簡直就是富得流油,自己這一加征比向農民加征劃算多了。

有人說大明的經濟主體還是農業,為國家國庫收入承擔主要義務的應當還是農民。

但大明大部分的農業收入都控制在士紳地主手里,大明朝廷一加農業賦稅收入相當於只加重了獲得少部分農業收入的自耕農的負擔,而對占據農業收入大部分的士紳們反而沒有加重。

所以朱由檢覺得自己加重商稅征收並未違背經濟邏輯,畢竟此刻進行商業活動的大部分都是士紳地主階層,從他們身上加重的賦稅就相當於從他們手里奪走了一部分農業收入歸於國家,而達到有效增加國庫收入又不加重平民負擔的結果。

朱由檢現在需要想的是如何把這一億五千多萬銀元花掉,讓其產生更多的價值出來。

內閣首輔戶部尚書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因為朱由檢已明確規定,除大明中央銀行和鹽鐵專利以及皇家資本控制企業的收入外,各類賦稅收入都是歸國庫的,也就是說一億五千多萬銀元里的一億三千多萬銀元將要由他這個戶部尚書做主。

人有錢了就好結交關系,而朝廷有錢了也好辦事。

最近,內閣首輔范景文和負責開支的戶部右侍郎祁彪佳是最受歡迎的,各部寺院府等衙門的堂官排著隊給兩人送禮請吃飯。

甚至,還有地方督撫也開始給兩人額外加送了冰敬。

原因無他,都想著能從戶部多批一點款項。

朱由檢也知道大明官員俸祿低,現在還不是改革各級官員政治待遇的時候,也就給戶部尚書范景文與戶部右侍郎祁彪佳下了指示,只要不太過分,趁著朝廷寬裕的時候,盡量滿足各部衙門的需求,但戶部必須控制好這個度,別到時候沒錢了挪用內帑。

若真到了那一步,除特殊原因外,戶部右侍郎與戶部尚書直接就地革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