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錯愛的時代(1 / 2)

山清水秀, 大概是形容這個時代的農村最好的詞語,除此之外,也不能期待什么了。

搭著便車到柳樹村的姜苓比昨天那些知青的待遇好一些,沒什么顛簸, 生產隊的隊長還親自來接人了。

柳樹村的村民也只知道還有個醫生, 其他就沒什么了,包括柳樹村的大隊長肖紅軍。

不過,這么年輕,靠譜嗎?肖紅軍瞅著姜苓那明顯年輕的不像話的臉,說是高中生都有人信,和知青點的那群知青差不多年紀。

路過的村民聽肖紅軍介紹後,也私下議論起來了, 看向姜苓的目光也透著滿滿質疑和不信任。

姜苓不怎么在意,在首都醫院時還有病人不怎么相信她的水平呢,不過上了手術打了麻醉葯, 也沒有話說了。

衛生站是個小平房另外帶個小院,之前在衛生所的周大夫,是個五十多歲的老中醫, 一把年紀也沒什么精力了,又是到縣里女婿家住去享福了,所以衛生所目前只有姜苓一個醫生。

一般村里人生病, 多是吃土房子, 偶爾來衛生站, 他們也舍不得去縣里醫院看病, 衛生站的收費也不高。

肖紅軍之前也沒想到是個年輕的小姑娘,當然若是在村子里這個年紀做娘的都有了,但大城市的姑娘不都結婚晚一些,也不奇怪。縣里和柳樹村也沒有什么通訊設備,江建業就在縣里找了個柳樹村的人,寫了封信捎給他,肖紅軍也收到了,看信里頭說姜醫生是他江建業的恩人,希望私下照顧點。

肖紅軍雖然不知是怎么回事,但江建業都捎話了,肖紅軍也不會不給他個面子,對姜苓的事也比較上心了。

「姜醫生,要不我給你牽條狗看家,你一個人在衛生站,可能不安全。」

「狗?」姜苓還沒有想過要靠一條狗來保護她的安全,而且有了狗,平時還要照顧它,會很麻煩吧。

姜苓搖了搖頭,謝過了肖隊長的好意,表示自己不需要。

以為姜苓在城市居住長大不習慣養狗,肖隊長也不好說什么,但礙於江建業的囑托又提醒姜苓,晚上把門窗閂好,注意安全。

雖說柳樹村都沒出過什么事,但肖隊長也清楚,總有那么幾個混子,姜醫生畢竟是個年輕小姑娘,又是外鄉人,難免有人會起了欺負的心思。

另外肖隊長還告訴了姜苓,有什么想打的家具可以去村頭劉老頭家,他的手藝好而且童叟無欺,附近幾個村子做木工活都找他,中飯有公社食堂的大伙飯,但其他的就是自己做了,要買什么可以等到月初和十五的時候和村里的人一起去縣里集市。

姜苓是調過來的醫生,所以不需要參加勞作,在衛生所就有工分,到時候也能分糧。

村子就這么大,來了個新醫生的事很快就傳開了,由於姜苓的年輕,倒是吸引了不小於昨天那批知青到來的注意。

知青點這邊也提起了姜苓來,沈英和孟曉月一聽描述就知道是在火車上同行的那個姜醫生了。

「你們認識啊?」錢重是柳樹村最早來的知青之一,性子也最沉穩,所以知青們主要是以他為首,大事都由他決定。他也一向關注村里的消息。

孟曉月柔聲細語道,「在火車上見過,聽說是首都醫院的醫生。」

與姜苓同行的那一批首都來的知青有六人,分配到柳樹村的就有四人,孟曉月,沈英還有兩個男生。

「首都醫院的醫生啊,那應該是大學生畢業了。」錢重有些唏噓,夾雜了絲絲羨慕,要是他沒有下鄉來,或許他也已經考上大學了,而現在,大學對他而言,大概是可望不可及了。

「哼,大學生也沒什么了不起的。」沈英撇撇嘴道,

相比起姜苓很可能是犯了嚴重錯誤被扔下來的,他們是下來奉獻建設的,沈英心中驕傲多了。

錢重卻頗為不贊同地搖了搖頭,哪怕是有什么事,都到這樣的小地方了,還不都一樣,知青中也有些家世好的,但照樣要勞作,他們對柳樹村而言都是外人,村民再淳朴,一旦發生了什么沖突,也未必會幫理而不是幫親。

和衛生站的姜醫生交好,說不定什么時候能幫上忙。

一天的時間,姜苓都在清掃整理衛生站,也看過衛生站的儲備,自然不能和首都大醫院相比,一些手工炮制的葯材還有幾盒治療感冒發燒的葯,姜苓看了一下日期,嗯,還能用。

肖隊長說的她都記了下來,在村里買了一些生活必備的東西,畢竟她吃住都是在衛生站,一日三餐也是要自己准備的。她身上本來沒多少錢,倒是江家婆婆包了個大紅包給她,里面不僅有錢還有糧票。

直接拿糧票和村里人換粗糧,村里人還挺爽快的。這么久了,姜苓也不怎么會做飯,買了個小砂鍋煮飯或是熬粥了。

村里有些人注意到她手里有錢又有糧票,還是新來乍到的,一下子起了歪念頭。

入了夜,有人靜悄悄地摸到了衛生站外面,看著里面燈還亮著,心里有些著急,放在村里,晚上點燈耗油只會被稱是敗家,也就這些城里來的人會這么大手大腳了。

黑暗那人摸了摸下巴,嘿嘿笑了笑,聽說之前就是城里的大醫生,這么年輕,不是家有錢,就是自己也有錢,等熄了燈,他再爬進去,勒索個幾十塊,要是她不肯給,哼,他也不怕鬧大,他就說是她約他來的。這么晚了,和他一個村子的混混待在一塊,就是清白的名聲也能給她抹黑了。

他也不怕出什么事,他就說他沒非禮也沒偷竊的,一個剛來村里的小姑娘,能有誰給她撐腰。

等了大半天,那人的腿都麻了,終於見著燈熄了,踩著抱來墊腳的木頭直接就從牆上爬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