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硝煙未散(2 / 2)

亂世英雄 閃爍 1613 字 2022-09-14

要知道,即便在所有參與了攻台作戰的部隊中,在所有得到戰地提拔的軍人中,也沒有第二個人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由中士晉升為少校。

雖然在戰時情況下,晉升是獎勵手段,特別是在某些特殊的部隊里,晉升關系到津貼待遇、關系到身份地位、也關系到軍人最重視的成就,所以晉升成為最好的獎勵手段,比如在特種部隊里,人人都是軍官或者高級士官,實際上並不需要那么多的軍官與高級士官。但是在作戰部隊里,隨同軍銜一起升高的還有對等的職責,特別是在戰場上,就算只是一名沒有具體職務的軍官,也要在必要的時候承擔起指揮作戰的重任,而這關系到了其他軍人的根本利益,甚至會決定很多人的生死存亡。

在羅耀武回來之前,葉振邦就做出了選擇。

不是他不想留在旅部,而是他有自知之明。在接受正式培訓之前,像他這種只知道在前線拼命作戰的軍官,留在旅部不會有多少作用。

雖然黎衛東替他做了更好的安排,與其他十多名戰時提拔的軍官一道前往國防大學接受臨時培訓,回來後就有機會留在旅部、甚至有機會前往軍部擔任高級參謀,但是葉振邦沒有選擇這條路,因為他知道,沒有足夠厚實的背景,過早進入軍隊的參謀機構,即便能夠獲得更大的安全保證,也能更加頻繁的接觸到高級將領,今後的發展空間也非常有限,甚至一輩子都只能當參謀。

要知道,像羅耀武、陳必時,甚至向薛華毅與黎衛東這些有資格統軍作戰的將軍,都在基層摸爬滾打了好多年,對部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之後,始終沿著一把手的路線往上晉升,而沿著參謀路線晉升的,很少有機會成為統帥。

羅耀武回來後,這個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

與以往一樣,羅耀武把選擇的機會留給了葉振邦,只是承諾,為葉振邦保留那個前往國防大學接受系統培訓的機會,並且保證,只要能夠回來,還將給出更多的機會,讓那些跟隨葉振邦作戰的軍官都能得到培訓機會。

不管怎么說,這是一個比較妥善的安排。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羅耀武在獎賞葉振邦,並且通過獎賞葉振邦,讓十五軍的老兵知道,軍長沒有忘記他們,只要奮勇作戰,所有人都有機會成為下一個葉振邦,也能獲得軍長的獎賞。

按照羅耀武的安排,葉振邦將回到一三三旅,出任九連所在的三營營長。

如此一來,跟隨他的諸葛宏彥將出任三營參謀長兼軍事指導員、陶安康將出任三營偵察連連長兼警衛排排長。因為整體編制規模擴大,所以甘應明、盧鼎炫、柯良雄等人的職務都得到提升,而傷愈歸隊的丁浩洋、卜小勇、任俠歌與郭曖紅等人也得到了合理安排。葉振邦還想辦法把易小春調了過來,至於政治指導員這樣的職務,那就不是他能夠關心與應該關心的事情了。

九月二十五日,拿到正式任命書之後,葉振邦就去了三營駐地——丹東寬甸灌水鎮。

一座離沈陽好幾百公里的小城鎮。

部隊整體靠前部署也是羅耀武的安排,准確的說是在羅耀武到來之前才做的調整,在此之前,三營的駐地就在沈陽郊區。如果不是需要留下來等正式批文的話,葉振邦應該隨同大部隊一起出發。

不過有諸葛宏彥跟著,他也沒什么好擔心的。

再說了,盧鼎炫就是遼寧人,而且有八分之一的滿族血統,聽說他有個需要好幾桿子才打得到的遠房親戚就住在寬甸縣。

不管怎么說,沒什么需要讓葉振邦操心。

對於這些血里來火里去的老兵,連生死都不在乎,還有什么好擔心的呢?

當然,這么說也不對。

前往寬甸的路上,葉振邦的心情就比較沉重。

所有跡象都表明,戰爭並沒有因為大陸軍隊撤出台島而結束,而且即將從東南方向擴散到東北方向。見到羅耀武之前,葉振邦就從新聞中聽出了問題。當然,他收聽的不是國內的廣播電台,而是讓傷愈歸隊的郭曖紅「翻譯」的國外電台。對於朝鮮半島軍事分界線上發生的那些事情,國內新聞總是避重就輕,不會說到要害。

戰爭會再次爆發嗎?

葉振邦覺得這個問題有點荒謬,戰火沒有熄滅,只是換個地方燃燒而已。

荒謬歸荒謬,他不能忽視這個問題,因為被頂到前面的第十五集團軍很有可能再次沖鋒陷陣。

朝鮮會成為第二個台海嗎?(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readnovel。,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