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愛重(2 / 2)

葉青雯自己就嫁到了商家,這是最大的佐證。

在場之人俱是百感交集。

原本葉青雯帶來的丫頭把家里上下清了一遍,叫她們有些怨有些怕,現在葉青雯這番做派,卻令二人頭一次對這個大嫂真正心悅誠服了。

陶公也感慨地道:「夫人此言有理,我必要說與周先生聽。」

說不說葉青雯也不在意,她真正是有感而發,也真叫人傳信給大伯父,附上兩位侄子的功課,要把他們送到族中去上課。

葉青雯的話家里上下知道,別說兩位妯娌,就是莫老夫人並莫家三兄弟,也不由慨然。說得不錯啊,人必先自重而後人重之,他們為了一家老小奔波,四民異業而同道,何鄙之有。

莫錚聽了感觸最深,不錯,當年岳丈與先父相交,將女兒嫁到他家,難道是貪圖他家有錢嗎?葉家的嫁妝可給的也不少,岳丈就是真正覺得四民同等。可嘆他這幾年糊塗,倒讓岳丈失望,甚至對他說,若是和離,要將青雯嫁給官宦之家。

當時聽聞只覺得懼怕、羞恥,到此時,才從岳丈的官威之下,感受到了另一層深意,叫他極為羞愧,也對妻子更為愛重。

此言傳到周先生耳中,他大為慚愧,備禮登門致歉,自稱願收下莫家二、三房的孩子做弟子。

二房、三房不卑不亢地拒絕了,已准備將孩子送到葉家族學。

經此一事,非但葉家上下對葉青雯打心底尊重,連外人聽說了,也贊賞葉家家風。

.

葉府這頭,徐菁母女聽說了葉青雯大有長進,也極為安慰。

葉謙自去了顯州,知道徐菁擔憂,匆忙間也寄了兩封信來,自稱他為了寬百姓之心,自己也住在了河堤邊,果然安撫住了百姓。雖然吃住粗陋,但為官為民,也是應當,苦中作樂,吃著干糧泡野菜湯當做是家里的羊肉湯。

葉謙語氣輕松,但其中的危險與艱苦不言而喻。

溫瀾勸慰道:「前兩年的伏秋大汛皆是平安度過,今年伏汛也只有小段決堤,很快補救齊全,秋汛也當無憂。父親身旁還有那么多府兵,當是無礙。」

徐菁聽到她的話,這才放下些心,對女兒極為信任。

溫瀾安慰過了徐菁方回房,移玉又送了消息來。

溫瀾看罷將紙條燒了,手指按在桌面久久沒說話。今日,提舉皇城司、廣陵郡王趙理上了折子,稱司中兵冗,請將部分親從、親事官差借往秘書省、國信所等處充辦。

皇城司卒的確冗多,尤其在本朝人數多到有些沒必要,畢竟下頭還有線人。先前皇城卒察事瘋狂,也與人太多有關,完不成察事任務要挨罰,人人搶著察事。

若是差借到其他衙門,既可以堵住大臣的口,又減少了部分親從、親事官的負擔,但又光明正大在其他衙門安插了人,可謂一舉數得。

趙理對皇城司沒有掌控力,他這一建議,完全是為他人做嫁衣,替皇帝分憂。

如此一來,想必皇帝對趙理也會重新放心許多。

溫瀾卻從其中覺出一絲訊息,輕輕一笑。看來,趙理這是被盯得坐不住了。她可以感覺到,風雨欲來的氣息……

移玉看到姑娘的笑容,莫名連呼吸都屏住了,不敢大聲出氣。

「砰砰砰!」

「溫瀾——」細細的聲音在外頭響起,「快快快開門,我看到青霽要進來了!」

葉青霄慌慌張張的聲音把一室凝重給打破。

「……」溫瀾目光微動,移玉蹭蹭跑去開門,就見葉青霄一下躥了進來。

「找,找個地方給我躲躲!」葉青霄緊張地道,「早知道我就不翻牆了!」

溫瀾幽幽嘆了口氣,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