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三個政敵的密議(上)(2 / 2)

驚宋 幻影新晨 1336 字 2022-10-29

王氏聽罷,卻是白眼一翻道:「你道四王爺想不到這點嗎?只是這岳飛就在汴京附近不肯撤軍,四王爺擔心被他攻克了汴京,動搖四王爺在金國朝中的基礎。給完顏撻懶的余黨有可趁之機。所以才不得不要求馬上舉行談判。」

秦檜聞後也是一臉怒氣,冷哼道:「這岳飛也太不把我樞密院的軍令當回事了,聖旨也下了,十二道金牌也發了,他還能沉住氣不撤。待我給襄陽刺史田師中再下一道密令,讓他一顆糧食都不運上去,我看他的士兵吃什么?他就能餓著肚子蹲在朱仙鎮不走?」

就在秦檜寫好密令,交由心腹帶去襄陽後,卻聽門外家丁報告道:「相爺,王公公來了。」

秦檜一聽,臉上便是露出一陣驚愕,這王公公是官家身邊最親信的總領太監,由他親自過來,多半是什么重大要事要秘密召見自己了。

王氏聞後,微微一笑道:「恐怕官家正為百姓請願之事煩躁。要找老爺商議。」

秦檜見狀卻是一愣,奇道:「夫人為何卻露喜意,這事麻煩之極,處理起來十分棘手,我躲之還唯恐不及呢。」

王氏聽罷用手指在秦檜額上輕輕一按,媚笑道:「老爺您真是糊塗了,官家召見老爺,正是說明對老爺仍然信任有加,並未受城內流言所動。如若官家此刻召見的是趙鼎或張浚,那才真的讓人擔心了。」

秦檜一想也是,搖了搖頭道:「此事甚為難辦,老夫也只有見招拆招了。」

頓了一下後,他方對門外仆役大聲道:「取我衣帽來,老爺我要進宮面聖……」

********************************************************************

臨安皇宮的御書房內,趙構正端坐在龍椅之上,一臉愁眉不展對在座的秦檜、趙鼎、張浚三人說道:「三位愛卿,這次將你們深夜召來,也是迫不得已。今日,這『中原民眾請願團』的承頭人張擇端,原是先帝身邊的著名畫師。他在皇宮門口向朕遞交了萬民書,內容我已看過,大致就是他們要求行營後護軍緩期撤軍,容他們收拾行裝,再南返大宋之事。朕已答應了三日內給他們答復。只是此事卻是極為棘手,單這南返百姓的數量,據這萬民書上所提,已有二十多萬,且還在增加之中。三位愛卿看如何應付才是?」

秦檜這時望著比他年輕十余歲的趙構,心中不禁感到了一絲不安,自他兩年前再度出任宰相後,官家就幾乎沒單獨召見過趙鼎和張浚。這次他原本以為只會召見自己一人,卻沒想到官家把和他斗了七八年的趙鼎、張浚二人也一同召來。讓三位政敵湊在一起商量事情,也虧這位官家想得出來。

張浚和秦檜歲數相仿,他也曾經拜相,此刻距離他離開相位尚不足三年,朝中仍有不少官員系他的門生和老部下,只是最近在秦檜的打壓下,處境亦日漸艱難,他現在只是掛著一個職位雖高,卻無半點實權的尚書平章知事一職,說不定哪天就會被貶到偏遠地方當個閑職。而這回的「群體性上訪事件」卻給了他扭轉局勢的希望。

他當即躬身行禮道:「臣等為官家排憂解難乃是本份,自當竭盡全力。依老臣看來,這些中原百姓的訴求亦有他們的苦衷,且他們心向大宋,如若拒絕,恐寒了百姓之心。不如容他們回大宋便是!」

張浚話音一落,秦檜卻是在旁冷笑道:「張大人說得倒是輕松,讓他們回來?老臣也想讓他們回來,畢竟老臣也算是南返之人。只是現在朝中財政拮倨,撤下來的各路兵士均還未封賞,收復的江淮之地尚有十余萬流民等待安置。江西一帶又發生了水災,各處都急需用錢,我倒想向張大人請教,如讓中原的這數十萬百姓南返,安置在何處?他們的糧食、衣被及房舍如何解決?」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