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聯絡遼國(2 / 2)

驚宋 幻影新晨 1324 字 2022-10-29

歷史上,耶律大石是遼天慶五年(1115)進士,擢翰林承旨,累至遼興軍節度使。

遼保大二年(1122),遼天祚帝耶律延禧為金所敗,逃往夾山(今內蒙古土默特左西北),耶律大石與諸臣於南京(今北京)擁立耶律淳為帝,任西南路都統,總管軍事。五月,宋以援遼抗金為名集兵雄州,謀攻燕京(今北京)。

耶律大石率先戍新城(今河北新城東南)防御。六月,宋果舉兵進攻,遂率軍奮戰,擊退宋軍,繼會主力追至雄州,大勝。三年,與金軍戰於奉聖州(今涿鹿),兵敗被俘,後逃奔夾山。四年初,天祚帝執意出夾山南下,企圖收復失地。耶律大石力勸無效,乃自立為王,置北、南院官屬,北走可敦城(今蒙古哈達桑東北),借力諸部族,得精兵萬余,厲兵秣馬,期復遼業。金天會八年(1130年),為避金軍進攻,整軍假道回鶻西行,破西域諸國聯軍10萬人的阻截,入尋思干(今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

次年,於起兒漫(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東北)稱帝,改元延慶(1132年)。延慶三年(1134年),定都八剌沙袞(別稱虎思斡耳朵,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東南),改元康國,兵勢日盛,遣軍7萬騎東行萬里攻金,半途牛馬多死而還。其後,金國也曾派軍攻西遼,亦因相隔萬里,後勤補給跟不上,被遼軍擊敗。

岳雲在完顏宗敏的信件中,就曾看到過一封金國陝西地方官的上呈密信,信中內容稱在西夏境內發現有遼國探馬出沒,西夏奏請如果發生遼國入侵之事,要求金國予以援助。他看到這信後,還以為遼國未滅之事宋人也都清楚呢。結果沒想到連虞允文這樣關心時局的人都不知道,就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大公子,此事可是真的?」虞允文眼睛頓時一亮。

岳雲在那完顏宗敏的錦囊中找了片刻之後,翻出了那封密信,遞給虞允文道:微笑著說道:「允文,你自己看吧!」

虞允文接過密信,打開一看,只讀了盞茶功夫,就一拍桌子大喜道:「原來遼國還未滅,那此事尚可為!」

「允文,你可是覺得我說的辦法可行?」岳雲問道。

「嗯!不過我建議再加一點料!就是將此事向樞密院作一建議:我們可稱既然遼國還未滅,咱大宋並不只有向金作戰及求和這兩條路可走,我們大可派使者去聯絡與金國有著血海深仇的遼國,讓他們從西面向金國發起進攻,這樣我們大宋的壓力亦可減輕,遼國也能奪回被金占去的土地。」虞允文一邊說著,兩眼都有些放光了。

岳雲被他一提醒,轉念一想也是。

就算遼國不願意再和宋國作第二次澶淵之盟,對於宋朝來說也沒有損失,但如果說動了耶律大石,遼國東歸之後,金國必將把主要軍事力量和注意力轉到遼國身上,而金遼之間再戰,不管哪邊勝利,金國的實力都必將大大削弱,說不定朝廷中主戰派亦會重整旗鼓,占據上風。

「好!允文,就按你說的辦吧!我寫這些文謅謅的奏章不行,還是你來執筆吧!」岳雲一臉喜色地說道。

「屬下遵命!此外,指使田師中暗通金人一事,最好是讓劉錫和程元兩位大人來作個見證,這樣說服力更強一些。」虞允文躬身說道。

岳雲聽罷也點了點頭,形勢現在突然柳暗花明了,讓他心中頓時一松。

——————————————————————————————

現在已經透露了部分布局,今後宋金遼大三角關系會是一個怎樣的情形呢?就連新晨也迫切想貢獻出來讓大家看呢。為了鼓勵新晨,大家就把票票投來吧!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