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赴遼廷議(上)(2 / 2)

驚宋 幻影新晨 1337 字 2022-10-29

臨安城皇宮,一次事關重大的廷議開始了。

廷議商量的重點就是,是否與遼國聯盟,合攻金國。

在此之前,也進行過一次朝議。張浚一派和朝廷中的清流多贊成與遼國聯盟,認為金國過於貪婪,且又無信用。聯遼攻金方為上策。

而反對與遼聯盟的則主要是秦檜一黨之人,他們抬出的理由是遼國現尚在比西夏更西的西域之地,離中原相隔萬里,指望他們來從西面進攻金國,以分擔大宋的壓力純屬畫餅充飢。且即使遼國東歸,亦未必是金國對手,而宋國與遼國聯盟,將會大大地觸怒金國,待金國擊敗遼國之後,挾怒南下,則形勢危矣。

趙構也為此事煩惱不已,從內心來說,無論與金國和議還是和遼國結盟,只要能保他偏安江南,讓他享樂之余,不用再擔心被追得流亡海上即可。但眼下之事,卻事關重大,關系著大宋根本國策的轉變,讓他不得不親自過問,而不敢象對去年與金和議那樣,全部放權給秦檜。

他望了一下堂下躬拜的眾臣,陣營分明,張浚一派之人加上朝廷中的清流,正好占到半數,而另一半不言而喻就是秦檜一黨之人。

趙構清了清嗓子,揮手示意道:「眾卿平身!」

眾臣起身回列之後,趙構方說道:「岳少保的公子岳雲日前上奏,提議與遼聯盟,對抗金國。前日朝議一番亦無結果,不知近日諸卿對此事可有考慮?」

他話音一落,張浚便率先出列說道:「官家,眼下金國使者蕭毅在楚州被殺,金人必向我興師問罪,與金和談一事,臣以為即使我方委屈求全,金人也未必買帳。且金人一向驕橫跋扈,狂妄自大……去年和議,竟要讓我大宋向其稱臣,實乃可恨之極。與其低聲下氣向其求和,不如遣一使者聯絡遼國。那大遼與金國乃有亡國之恨,我如與之重訂檀淵之盟,東西夾攻,則大宋中興指日可待!」

張浚此言一出,他那一派之人以及朝中清流便紛紛附議。

秦檜早已料到張浚會借這個機會游說趙構,不過他卻是胸有成竹,在此之前他已和同黨商量過,廷議之時如何與聯遼一派辨說。

他冷然一笑,便也出列,向端坐在龍椅上的趙構行了一禮後說道:「官家,臣以為張大人的提議差矣。想那遼國自宣和年間敗亡以來,便如喪家之犬般一路西逃,眼下雖偏居西域一帶復國,但其軍戰力與金國相比,恐不堪一擊。縱使其全力東歸,但金國亦有西夏、高麗相助,縱使我大宋全力進攻,只怕亦未必占得上風。且如今國庫已空,再興戰事唯有加稅一途。但現在民眾百姓皆已苦不堪言,另行加稅恐會引發民變。還請官家三思!」

秦檜此話一出,那些清流盡皆無言以對,他們總不可能站出來說,那就加稅好了。眼下連那些南返百姓的安置費用都是一個大難題,就更不用說再擴大戰事的軍費從何而來了。

張浚也不禁為之氣結,心道秦檜這老狐狸還真瞅准了地方,知道官家現在最怕提的就是錢字。前面那些貶低遼**隊戰力的話都是些空話,連高昌回鶻都滅了,還讓西夏感受到威脅,被迫向金求助。這西遼的軍隊戰力恐怕不會比金國弱多少了。

只是秦檜以朝廷財政緊張,無力再擴大戰事為由,大作文章,就讓自己和一干清流無從辯駁了。

不過張浚能和秦檜打了這么多年對台戲,又豈是易於之輩。他立刻便心中有了主意,再度說道:「官家,聯遼之事與攻金之事並非不可分離。臣以為,在目前財政緊張之時,可暫不攻金,但遣使者通遼之事卻刻不容緩,與遼聯絡之後,如遼國大舉東歸,無論他們是攻夏還是攻金,金國勢必將主要軍力轉向西北,而我大宋壓力將大為減輕,我朝更可坐山觀虎斗,待遼金雙方皆精疲力盡之時,再出精兵北伐,定可一舉收復汴京、盡復北方之地。」

張浚此言一出,眾臣盡皆動容。就連趙構也意動了。不就是遣一使者去遼國嗎?這對大宋來說,可是一件輕而易舉之事。如果說動了遼國,對大宋將大大有利,就算沒能說動,對大宋亦無損失。

——————————————————————————————

推薦一本朋友的書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