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葫蘆谷之戰(四)(2 / 2)

驚宋 幻影新晨 1625 字 2022-10-29

「後隊變前隊,大家撤!」徐旭當機立斷,作出了他認為最合適的選擇。

既然已經敗了,那如何減少損失,體面地退出戰斗,等待劉琦軍主力到來,再行決戰方為上策。

要說徐旭的這個想法本身並沒有錯。但他卻忘了一點:岳雲沖在最前面的是騎兵,而他的部隊全是步兵,兩條腿怎么跑得過四條腿?

如果他下令全軍不得後撤,拼死抵抗,雖然也依然必敗,但絕對會給岳家軍也造成不小損失。可如今士兵聽見主將下令撤腿後,唯恐自己留下來成了敵人的刀下鬼,均爭先恐後轉身逃竄,全無陣型可言,誰都不願意當那斷後軍。

於是一場撤退變成了潰退,之前的兩場小敗終於釀成了大敗,這一敗當真是一瀉千里。岳家軍在葫蘆谷的兵力原本就在徐旭軍之上,戰斗力更強,且有兩千騎兵助陣。殺得敵軍哭爹喊娘,只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

待徐旭率領著一干親兵逃到離葫蘆谷口二十里以外的灘塗上,才見岳家軍回轉。

他戰戰兢兢地下令清點人數,才沮喪地發現,一萬軍隊竟只剩下了不足千人,其中還大半帶傷。未受傷的都是他屬下的親兵,因為他們都騎著馬,逃起來比那些步兵快得多,這才幸免於難。

徐旭面如死灰,他再也不想和岳雲對戰了,這岳雲的用兵,以實用為目的,神出鬼沒,無規律可尋。和這樣的將領對戰,以他目前的水平,是拍馬難及。

葫蘆谷內已經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一場痛快淋漓的大勝之後,岳家軍人人都是信心大增,不少將領均提出,要趁勝追擊,全殲敵軍。

不過岳雲卻是搖了搖頭,否決了這個提議。他臉上依舊未露喜色,仍然騎在馬背上凝望著遠方。

關鈴和牛通對視了一眼,均微微嘆息。他們知道岳雲在等什么,他在等劉琦到來。

****************************************************************

岳雲、虞允文為了這次決定性的一戰籌劃了很久。兩人深知,四川的吳璘、淮西的張俊、淮東的韓世忠各有各的小算盤。

如果劉琦和劉光世大勝岳家軍,則他們有可能響應朝廷號召,從東西兩個方向夾攻荊襄一帶,雪中送炭的事雖然不會干,但錦上添花的事卻還是可以做做的。但如果朝廷敗北,則他們也不會傻呼呼的去當這出頭鳥,送上去被岳家軍痛擊。

而除開這三大宣撫司外,朝廷只有散布在各地的廂軍了。這些軍隊維持一下治安,看守城門還行,要和岳家軍這種久經沙場的鐵血之師對陣,就連趙構都知道是必敗無疑。

至於京城的禁軍,更是早就成了一個笑話,論戰斗力可能還不如衙門抓差辦案的衙役。已經成為俘虜的楊沂中對此是深有體會。

現在劉光世軍已投降,只要此戰再一舉殲滅劉琦軍,則朝廷將再無任何可戰之軍進攻荊襄了。臨安就將象一位脫光的美女一樣,無遮無蓋地展現在岳家軍的面前。

穿越來此之後,岳雲也經歷了不少戰役,但這次戰爭對他的考驗卻比任何一次戰役都要難度大。因為以往他只需要自己指揮好所屬部隊就行了。而這次,他卻是分兵三處,不但自己親身上陣,還要依仗部下的指揮作戰能力。

不過雖然比以前承擔的責任更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加忙碌。但他心中的激情卻是在燃燒。

如今的岳雲,冷酷中帶有自信,戰爭已經讓他飛速的成長,他的內心已遠非當初的那樣熱血沖動。不再單純以勇力戰斗,而更多的學會了以謀略取勝。

他提出這個計劃之時,關鈴、牛通均面面相覷,覺得頗為大膽。

岳雲制定的計劃就是兵分三路,第一路由郭宇率義軍先抄小路回陽薪,以保陽薪不失。第二路由他親率,屯兵葫蘆谷,迎戰劉琦軍主力。而第三路則由虞允文前去王貴軍中協助,趁劉琦主力出城之際,進攻江州。

而所謂的進攻彭澤,完全是個幌子。用岳雲的話說,如果三路大軍皆勝,要取彭澤,就如探囊取物一般。

而後來的發展果如岳雲意料之中,劉琦果然分派劉勇去取陽薪,讓徐旭前去援救彭澤。而自己卻親率大軍,企圖與岳雲決戰。但劉琦卻沒想到過,岳雲根本沒去彭澤,而是在葫蘆谷奇兵伏兵盡出。讓徐旭大敗而歸!

岳雲此刻已下令士卒歇息,該吃飯該喝水的都在半個時辰內完成。

而他則率領一干將領,在谷口的一處高坡上觀望著遠方。這葫蘆谷是劉琦東歸的必經之路,只要劉琦不想成為深入敵後的孤軍,則他必然要來。

大約兩個時辰後,岳雲突然見到西方塵土高揚,大批人馬呼嘯而來。當先大旗之上一個大大的藍色「劉」字,迎風招搖,彩旗飛舞。

劉琦還是如岳雲預期的時間趕到了葫蘆谷,迎來了他渴望已久的大決戰,這不知道是他的幸事,還是不幸……(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