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不可小覷的趙眘(2 / 2)

驚宋 幻影新晨 1573 字 2022-10-29

頓了一下後,他又接著說道:「軍隊是這樣,國家也是這樣,檀淵之盟造就了宋遼之間百年的和平,也讓大遼這個原本極富攻擊性的國家喪失了銳意進取的動力。不然他們何至於在宣和年間,以數十萬軍隊對上完顏阿骨打二千五百兵甲而連戰連敗。最後甚至被逼到亡國境地……如果我大宋也如遼國那樣,喪失了進取心,只想投降求和,安於現狀,貪圖享樂。則百年之後必將遭遇大難。靖康之難時,父皇還可以退到江南。可如果到了那一天,我們的子孫又往哪里逃?難道逃到海上去嗎?屆時就將是我大宋亡國的時候。」

趙眘說到這里,語氣十分沉重。而岳雲更是聽得驚駭不已。

因為他知道,在百年之後,蒙古滅了金國,就大舉南侵宋朝,於1276年攻破臨安,丞相文天祥帶著南宋的末代小皇帝坐海船逃走,於1279年在崖山被元軍大敗,南宋從此滅亡。

而在百年前,這位後世被稱為宋孝宗的趙眘,就竟然預見到了這種結局,實在讓他敬佩不已,難怪後世史學家均評價他是南宋最傑出的皇帝,看來當真不是無的放矢。

「殿下深謀遠慮,英明神武,的確讓在下佩服不已!」岳雲由衷地說道。他是帶著前世的知識才得知大宋的結局的,而趙眘卻是靠自己的分析得出的結論,的確是個厲害之人。

趙眘這時轉過身來,注視著岳雲的眼睛,似乎要望穿他心底想的是什么似的。

他一字一句地說道:「岳兄,我如果再轉彎抹角,倒是顯得有些虛偽了。就直話直說了!我希望岳公子能支持我成為皇儲,作為回報。我將會舉全國之力進行北伐,光復故土,並重獎立功將士,決不搞鳥盡弓藏那一套。」

岳雲聽後,心中一凜,他沒料到趙眘竟然如此直接地說出了心中的想法。不過仔細想來,他如此行事也在情理之中,畢竟自己便宜老爹岳飛早在紹興七年就專門上奏請立他為皇儲,趙眘心中恐怕早就認定自己是屬於擁立他一派之人了。

而他對自己的許諾也顯然很有針對性。他知道自己老爹岳飛最大的心願就是北伐中原,光復河山。如果通過自己傳言,讓岳飛知道趙眘是一個如此有進取心,力圖北伐的皇子,則老爹岳飛恐怕也會立刻向其效忠了。

只是,趙眘難道就不擔心,和一力主戰的自己父子兩人走得太近,反招官家忌憚嗎?

不過這個疑問他卻只能悶在心里,不好直接向趙眘詢問。

這時,趙眘仰望了一下滿是星星的夜空,長嘆道:「岳兄,你是不是認為我這個人野心很大?很迷戀皇位?」

岳雲聽後心中一凜,忙道:「殿下高瞻遠矚,英明神武,且一心進取,如殿下能繼承皇位,遠比那趙琢強上太多。實乃大宋軍民之福!」

這句話倒是由衷之言,並不是他想刻意奉承。

趙眘的眼睛卻眯了起來。忽然悠悠嘆了口氣:「生在皇室家庭……未必就是什么福氣。」

說完,他搖了搖頭。自嘲一般笑了笑:「我雖然是太祖後裔,但我家的生活一直便和普通百姓差別不大,頂多只是外出有侍衛護送,還有一些皇室賜予的田產,比一般百姓要富足一些。但在十年前,我六歲的時候,命運發生了改變。一天,我奶奶突然告訴我,說官家要收我當義子,把我接到宮里去……」

然後他的眼神里閃過一絲復雜:「到了那里,我見到了官家,也就是我現在的父皇,而和我一起被收養的,還有一位大我六歲的孩子,也就是現在我的皇兄趙琢。我現在都還記得當時的情形,他比我高半個頭,胖胖的,一雙小眼睛笑起來就象一條縫……在宮中的最初幾年,我們感情很好,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玩耍。由於他大我六歲,所以很照顧我,我們在御花園爬樹,我個子小爬不上去,他就讓我踩在他的肩膀上,讓我爬到了樹頂……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其實多美好的……」

「而這一切的改變,就是發生在七年前,那是在一次宮廷宴會上,父皇第一次讓我和皇兄來參加這種宴會。而在宴會上,我明顯感覺到了朝中大臣們對我和皇兄的敬意。因為在他們眼中,我們不光是父皇的養子,更可能是未來的皇帝。而就在這次宴會上,父皇首次表達了要在我和皇兄之間擇一人繼承帝位的想法。」

「也就是從這天開始,我和皇兄之間開始有了裂隙……」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