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火槍雛形(2 / 2)

驚宋 幻影新晨 1611 字 2022-10-29

岳雲要忽悠人來,自然免不了要將這里誇張一下。而他們靠港之後,看到這如同漁村一般的小鎮,如何不會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相比之下,工匠們倒還好說,他們原本就沒對台灣抱多大希望,認為自己是發配來這荒島的。

不過上島之後,那些居民們及水師官兵的熱情歡迎,還是讓他們十分感動,尤其是聽說在島上的一些山地里,發現有銅礦和鐵礦後,更是讓這些商人精神為之一振。

當然,岳雲讓他們開采礦產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所得礦石必須優先供應衛所和島上的居民,有多余的才能賣到島外。

這些商人見台灣荒涼成這個樣子,而岳雲又雄心勃勃地要大搞建設,倒是不怕礦石的銷路問題。

宋朝的衛所多是設在一些與敵人交界的前沿地帶,地位與縣平級,長官多是武將,實行軍政一體的管理方式,再往上就是軍、地位與州、府平級,而軍再往上就是宣撫司了。地位與路平級,相當於現在的省。

不過宣撫司由於管轄地方太大,而宣撫使的權力又和舊唐時代的節度使差不多,極易形成藩鎮割據勢力。趙構一門心思想撤銷宣撫司,倒不全是懦弱,不想北伐的原因。他更多的是擔心出現唐朝時的那種分崩離析局面。

眼下台灣只成立了一個衛所,卻配了個正四品的承宣使作留守,比它的上一級泉州府的知府官品還要高一級,也算是奇葩了。

上岸後第二天,幾名商人就找到岳雲,認為淡水港這里作為碼頭還算適合,但如果要建城,卻是不夠開闊,建議將衛所的駐地設在淡水河東面的平原上,這里地勢平坦,緊臨淡水河的支流新店溪,水源充足,又臨大海,適合建城。

岳雲聽聞之後,才猛然想起,商人所說的位置,豈不就是後世的台北市所在地嗎?看來,歷史的選擇是驚人的一致啊!

他征求了一下所屬幕僚和將領的意見後,便決定在商人們提議的新址建設城池,並索性就將新城命名為台北,作為將來全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只不過羅馬不是一天能建成的,台北更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建好的。在新城建成之前,大家還只能老老實實在淡水先住著。

將那批眼里只盯著錢的商人打發去深山探礦之後,岳雲卻接到了密報,稱發現在泉州港的蔡家艦隊正從南洋及廣州調集艦只,似有出海作戰的打算。

岳雲當然不會認為蔡家會是去剿滅海盜的,自己剛剛將蔡曉坤的艦隊殲滅,又奪了蔡家苦心修築的淡水港。和蔡家已經結下了深仇大恨。是個瞎子也看得出,蔡家要對自己不利了。只不過,他們不敢公然攻擊朝廷水師,屆時極有可能假扮海盜進行攻擊。

於是,入台之後第一場作戰會議就在淡水港的衛所府衙內召開了。

大廳內,已經坐齊了人。鞏義指著掛在牆上的海圖,述說著目前收集到的情報。

「據現在我們在泉州港的探子回報,蔡家已經將主力艦隊由南洋調回,並把留駐廣州的艦隊也集中到了泉州港,而且他們似乎還拉攏了一批交好的南洋海盜協同作戰。眼下僅在泉州附近海面上,就聚集了大小戰艦一百多艘,且還在不斷增加中,如果等他們人馬到齊,估計將超過兩百艘,實力遠遠強於我們。最讓人擔心的是:眼下他們似乎也在制作瓦罐炸彈。屆時我們的火器優勢將盪然無存!」鞏義神色凝重地說道。

眾人皆是面沉如水,就算加上楊月的艦隊,他們總兵力也才一百來艘戰艦。上次擊敗薩摩藩的艦隊後,雖然沒有暴露出岳雲和楊月的秘密關系,但不少民商船只都在海戰結束後到了現場察看,那爆炸的瓦罐又無法全部收回,自然也被人探知到了。

火葯的配方這時代已經流傳很廣了。雖然別人一時弄不清楚岳雲這種瓦罐炸彈的確切配方,但仿制出會爆炸的瓦罐炸彈卻是沒有問題的。這樣一來,就讓己方的優勢大大削弱了。

如果不能想出一條妙策擊敗敵人,恐怕便會成了一場傷亡慘重的血戰,而他們的艦只只及敵人的一半,戰敗的可能性不小,就算能勝,恐怕亦是一場慘勝,台灣水師將再無實力征戰了。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