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出使日本(2 / 2)

驚宋 幻影新晨 2133 字 2022-10-29

「他說遼帝已經基本同意了和我大宋朕合攻金之事,他們大概會在開春後進攻金國的盟國西夏,要我大宋同時向金國發起進攻,使金不能援夏。」 張俊說出了這個驚人的消息,然後頗為憂慮地說道:「可官家會不會同意在開春後向金國發起進攻可著實難料,老夫亦覺困難重重。等你從日本回來後再說吧。估計官家不等到遼國發起進攻,他是絕不會考慮北伐的。」

岳雲點了點頭,他早料到以趙構的性格,要他主動向畏之如虎的金國發起進攻,那簡直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和張渡告別之後,岳雲回到了自己家中,剛一進家門,就有一名仆役迎上前來說道:「老爺,有一名日本人在會客廳等您,說有要事相見。」

「哦?」岳雲心想,這多半便是那叫什么藤源忠通的日本使臣了。

「好吧,我馬上過去!」岳雲應了一聲,然後便轉向會客廳走去。

他還入廳堂內,只見一名留著兩撇八寧礙,剃著光頭,身穿標准的日本武士服的中年男子正坐在椅上喝著茶水。

這日本武士見岳雲進來,連忙放下茶杯,起身鞠躬道:「岳大人,下官是藤源忠通,受平清盛大人委托,特地來邀請貴國使臣到我國京都,眼下我國國內紛爭不斷,兩派為天皇之位爭執不休,急需貴國出面,方能平定我國內亂。」

岳雲才不信自己出面宣個旨,表個態就能把事情搞定。

這些日本人爭斗了這么久,彼此之間都有許多錯綜復雜的利益牽葛。雖然現在的日本對宋朝十分崇敬,但岳雲絕不認為他們就因此會聽自己的,乖乖按自己的意思確定新天皇。

只不過,如果利用現在宋朝在日本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拉攏一些中立的大名和宗室人員,倒有可能讓平清盛一派扶持的天皇上位。

他思量了片刻後,方淡淡道:「平忠盛怎么沒來呢?」

藤源忠通忙道:「回大人,平大人現在家族內部出了些事情,無法分身,所以才委托我前來貴國獻上朝貢禮物,請為藩屬!」

「哦?對了,日本現在國內究竟是個什么狀況,藤源兄說來聽聽!」岳雲問道。就這樣兩眼一抓瞎地去日本可不行,雖然藤源忠通也未必會完全說實話,但總讓自己能大致知道一些情況。

藤源忠通這時方嘆了一口氣道:「這一切都得從去歲鳥羽天皇退位說起 」

他方將日本國內亂成一團的來龍去脈講述了出來。

原來,在紹興十年十二月,也就是岳雲在信陽安置南返百姓之時,日本的天皇鳥羽,因覺當今傀儡實在無聊,就索性宣布自己出家退位了。在日本//最快文字更新-<>-無廣告//歷史上,天皇提前退位成上皇的例子很多,所以原本也不會引起計么混亂。但鳥羽天皇退位卻在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原因就是在於他退位時並沒有指定下一任天皇是誰。

鳥羽有三個兒子,長子崇德,次子白河,幼子近衛。那位近衛皇子還是個嬰兒,年僅兩歲,所以誰都沒打算立近衛當天皇。而圍繞崇德和白河之間立推的問題,日本國內兩派爭奪十分激烈。代表關東勢力的源氏支持崇德為新天皇,理由是崇德原本就是太子,按長子繼承法,應由崇德當新天皇。

不過崇德這家伙卻有個毛病,他年輕時患過小兒麻痹症,因此造成面部神經萎縮,一張臉長得歪棗咧瓜的。在很多人看來,這樣有失體面。雖然天皇不一定個個都要是美男子,但起碼總要說得過去吧。讓崇德這拼一個歪棗咧瓜的皇子當天皇,豈不大損皇室形象?

於是,代表關西勢力的平氏便支持二皇子白河當天皇。他們認為白河比崇德賢明(一個正常人肯定比患小兒麻痹症的人要聰明一些),應立賢者為帝。

雖然兩派各有各的道理,但有一項理由他們卻是不好意思拿出來說的,那就是崇德的老婆是關東一位大名的女兒,而白河的老婆卻是平氏一位家臣的妹妹。

目前關東和關西兩派勢力的地盤都已經固定,他們很難向對方的勢,力范圍滲透。所以爭奪的重點就在日本的首都京都。他們均深知,哪邊支持的皇子當上了天皇,就等於掌控了京都的控制權,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道理他們都是懂的。

而京都的朝政則主要控制在日本的老門閥勢力藤源氏手中,但藤源氏的地盤已經縮小到只有京都周圍巴掌大小的地方,失去了對全國霸權的爭奪實力。而藤源氏內部也爭斗激烈,以藤源賴長的一派人主張投靠關東的源氏,而以藤源忠通的一派人則主張投靠關西的平氏。兩派人誰也說服不了誰,內部也是吵成一團。

岳雲從藤源忠通的一番話中,基本上把日本國內的大致情況弄清楚了。暗忖這可真夠亂的,也不知道如果自己不去,他們最後會弄出介川什么狀況來。只是他對這個時代的日本歷史實在知之太少。不知道日本的政局會向哪個方向發展。

「算了,還是走一步算一步吧,我去日本原本就不是為了幫他們確定新天皇是誰,我只需要把那座礦山拿到手就行了!」岳雲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和藤源忠通商量了啟程日期後,岳雲便於第二天向自己的上司劉秀峰提出,此去日本路途遙遠,路上海盜眾多,恐怕朝廷得派水師同行才能保安全。且日本國內既然紛爭不斷,有一支強大的水師前往,也才能鎮住他們。

劉秀峰一聽,也覺是這個道理。便將此事立刻上報了趙構,要求從臨安水師中調拔一支艦隊隨使團一起同行,擔任護衛之職工趙構看了奏折之後,覺得不同意派艦隊隨行護衛是有點說不過去,但派臨安水師艦隊一起,又擔心在海戰中造成損失,削弱了臨安的防御力量。

這時,秦栓便出了個主意,調台灣水師去擔任護衛,他提出,這拼一來,將削弱台灣的兵力,便於新留守劉光世掌控。且艦隊就算去日本途中有所重創,消耗的也是岳雲的嫡系部隊,於朝廷卻無損失。

趙構一聽,大喜過望,立刻便同意照此辦理,讓樞密院發出調遣令,令台灣水師前來匯合,而岳雲需於正月十六日出發。(未完待續

~.<>-~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