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石見銀山(2 / 2)

驚宋 幻影新晨 1591 字 2022-10-29

見眾人依舊是一副將信將疑的表情。他嘴角不禁露出一絲苦笑。暗忖他們哪知道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石見銀山啊!

石見銀山位於石見國東部的邇摩郡。處於後世日本島根縣大田市大森地區的中央位置。故又稱大森銀山。早期開采區為以仙山山頂周遭的銀礦石。在開發期間陸續發現黃銅礦、黃鐵礦、方鉛礦等礦脈。石見銀山是日本戰國時代後期、江戶時代前期日本最大的銀礦山。產量曾高達當時全球的百分之三十。

根據《石見銀山舊記》一書所載。在公元1309年(延慶2年)時周防國大名大內弘幸往訪石見國時。在參拜北斗妙見大菩薩之際便有采銀的紀錄。在石見銀山產量上升後。四周大名為爭奪銀山主導權爆發多起戰爭。直到1562年(永祿5年)時。才以毛利家的毛利元就的勝利告終。

後來毛利元就之孫毛利輝元在1584年(天正12年)臣服豐臣秀吉。成為毛利家與豐臣家各派家臣擔任奉行共管。是豐臣秀吉後來侵略朝鮮時的主要資金來源。

公元1600年(慶長5年)毛利輝元在關原之戰失敗。被德川家康大幅減封。石見銀山被江戶幕府納為直轄領。派駐銀山奉行管理。第一任銀山奉行就是有名的大久保長安。他以對礦山了解極深的安原傳兵衛為助手。急速開發銀山。提供幕府對外推動朱印船海外貿易的財源。在1602年(慶長7年)時仍有高達4~5千貫的產值。但此後產量逐漸下降。

明治維新後。石見銀山曾交由民間團隊經營。但效能不彰。最終於1943年(昭和18年)完全封閉。現在成了島根縣的一個旅游景點。

而岳雲之所以知道石見銀山。是因為他前世所在公司的一名副總曾去日本旅游。正好去石見銀山參觀過。回來還稱。一直以為日本是個資源貧乏的國家。但沒想到過去也曾有這么多礦產。

如果他能夠把石見銀山掌握在手中。那幾乎就再也不用愁錢的問題了。只不過。岳雲心中也明白。要想取得石見銀山也很難。雖然此處是在與自己交好的關西平氏一派手中。但他們若知這里有這樣一處巨型銀礦。是說什么也不會交給自己的。

所以。如何在不透露銀礦秘密的情形下。將它及其周圍的地方掌握在自己手中。就成了一個迫在眉睫的難題。

眾人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想出了幾個方案。但最後卻都被推翻了。

他們先想到的是購買。但莫明其妙地提出要買那塊全是荒山的地方。豈會不讓平氏一派起疑?而且聽藤源忠通說。日本的土地大多是以天皇的名義封賞給大名。然後大名再封賞給下面的家臣的。很少有相互之間買賣土地的例子。

牛通便一拍桌子大大咧咧地說道。買不了不如干脆打。攻下來不就是自己的地盤了嗎?

但這個方法立刻便被否決了。先不說關西平氏一派和自己關系尚好。就算關系很差。進攻他們也很難取勝。畢竟自己只有千把人。

而且就算僥幸偷襲打贏了。就這千點人。想要守住這么大一座山。也是痴心妄想。只要別人調集重兵來。自己就只有灰溜溜地逃走。

至於開礦工人是從當地雇佣。還是從國內招募。以及如何運回來的事。就更加不用去想了。連第一步都沒法實施。還談何後面的動作呢?

眼見開采石見銀山的計劃陷入了死胡同。一時難以找到解決的辦法。薜源便提議先考慮去日本後。如何與平氏、源氏、藤源氏等幾派打交道的事。

他說道:「其實日本立誰為天皇並不重要。因為日本的天皇早成了傀儡。實權掌握在征夷大將軍手中。但據下官所知。日本的征夷大將軍位置懸而未決已多年。掌握朝政大權的藤源氏又四分五裂。加上關西平氏和關東源氏兩大派別的爭斗。使之內部紛爭極為復雜。我們想要從中漁利十分困難。所以確定如何與這些派別打交道。乃是當前極為要緊之事。」

眾人聽他說了大致情形後。皆是有些頭大如斗。

岳雲卻是毫不在乎地說道:「大家也不必苦惱。這事情聽起來麻煩之極。其實也很好解決。我們只需確定以下幾條原則。就不難想出應對之策了。」

「哦?大人已有了主意?」薜源驚奇地問道。(未完待續。

~.<>-~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