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台海大戰(下)(2 / 2)

驚宋 幻影新晨 1521 字 2022-10-29

蔡毅見此戰敗局已定,便打起了逃跑主意。不過他很快便發現,台灣的水師戰艦不但攻擊凶猛,航行速度也比他的車船快得多。他只跑了半個時辰,就被台灣水師追上了。

是以。在台灣水師艦只數量、火力、速度、均遠超對手的情況下,楊月和李寶僅用了一個半時辰就結束了這場無懸念的海戰。最後,蔡毅見走投無路,只好下令投降了。

戰斗結束後,岳雲一清點戰果。發現總共俘虜了對方兩名統制、二十余名統領,百余名都指揮使,以及一萬多官兵。繳獲大小車船四十多艘,台灣水師的實力頓時爆增,僅艦只數量就超過朝廷現存的瓜州水師兩倍以上。

這一戰果讓上上下下的官員和士兵都放了心。就算陸戰敵不過朝廷軍,但有如此強大的水師,也可保台灣本土安全無恙。

當晚,在台北城內舉行了慶功晚宴,所有將領士兵,以及台灣本府的官員歡聚一堂,舉杯彈慶。他們終於擺脫了對朝廷的畏懼心理,有勇氣和朝廷進行戰斗了。

在晚宴上,岳雲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觀念:即國家並非是皇帝一個人的,而是整個國家的民眾共有的,皇帝只是作為民眾的代表來管理國家,但國家和民眾並非就是他的私有財產,他想割地就割地,想投降就投降。

如果在現代,這種觀念是很正常的。但在這個時代,卻是猶如石破天驚一般。如果岳雲是在臨安提出這樣的觀念,會被士大夫們斥為目無君臣之別。不過在台灣,由於是新建的政府,官員和將領大多都很年輕,較為能夠接受新鮮事物,而且他們也的確對趙構和朝廷的賣國投降政策極為不滿。對於岳雲提出的這項主張較為贊同。

而如虞允文、劉一寧、薜源等文官甚至在揣測,岳雲這應該是在為進攻臨安作好道義上的准備了。

第二天一早,台灣軍政府的各級官員和將領齊聚台北府衙內,商討下一步行動。現在他們已經算是和朝廷撕破臉了。殲滅了臨安和福建水師,並消滅了一萬多朝廷軍。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們已經算是叛亂了。

不過他們基本上都從忠於宋朝的心理陰影中走了出來。朝廷的倒行逆施,尤其是又一次在大好形勢下北伐,不圖收復實地,反而將矛頭對准北伐軍隊的行為,讓他們對朝廷和皇帝徹底失望了。

而通過這次大勝,他們也發現,朝廷並非那么強大,台灣軍完全有能力擊敗朝廷的軍隊。眼下朝廷僅有才調到舟山駐扎的瓜州水師還可用。但在己方擁有艦載火炮及鐵甲艦的情況下,擊潰瓜州水師應不是難事。

眾人在府衙廳堂內的大圓桌旁坐好後,侍女為眾人奉上了熱茶。

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便是商量如何營救岳飛。

鞏月漓作為情報部的負責人,先向大家介紹了目前的形勢。

「眼下,西北的遼國在占領陝西後並未出關向東進攻,遼帝耶律大石派遣了大批新任命的官吏去接管陝西和西夏各地的政權。雖然朝廷已經要求遼使回國後,向耶律大石稟告,要他將陝西交還宋國。但依目前耶律大石的動向,只怕朝廷要回陝西的可能性很小。」

「金國已經正式詔告天下,稱完顏稟遇刺身亡,追封謚號為金熙宗。然後經女真八部首領和朝中眾臣商議,一致推舉完顏亮為新帝,改年號為天德,大赦天下。但據我們派到汴京的探子觀察,完顏雍和哈迷蚩等人並沒有表態承認完顏亮為皇帝。而他們手中掌握了金國約五分之一的軍隊,總兵力超過十五萬,控制了河南、山東、淮北的廣大領土,加上他們的軍隊全是久經戰陣的精銳之師,讓完顏亮很是緊張。」

「在宋國,朝廷已經正式宣布廢除了三大宣撫司。原四川宣撫司改為駐四川御前諸軍,仍由吳璘任都統。劉琦被任命為駐荊襄御前諸軍都統,楊沂中被任命為駐江淮御前諸軍都統。他們均只有對軍隊的訓練和指揮權。其下屬各統領的人事任免和征收新兵的權利均收歸樞密院,軍隊的財政則由當地轉運使負責統一調度。與此同時,軍隊所駐地的監察御史還負有對諸軍的監視權。」

聽到這里,岳雲、陸文龍、李寶等一干軍中將領皆眉頭大皺。朝廷的這種作法,倒是讓軍隊造反作亂的可能性降低到了最小。但同時也嚴重約束了軍中將領的手腳,讓他們作戰積極性和士氣大跌。有些規定甚至比宋初以文制武的祖制更嚴厲。如此一來,軍隊的戰斗力必將大大降低,再遇到外敵入侵,只怕比靖康年間的宋軍還不如。

這時,鞏月漓方說到了眾人最關心的問題。她一臉憂慮地說道:「在得知岳元帥被關押在大理寺監獄後,王童曾派人去探望過。發現岳元帥的身體和精神狀況均極差。似乎有求死的。」

「什么?元帥會求死?他難道不想再帶領我們北伐中原,收復河山了?」牛通瞪大的眼睛,一臉不信的表情。

其他人雖然也甚為擔心,但卻沒有象牛通那樣疑惑。在他們看來,岳飛一生都在為北伐中原,收復江山,迎回二帝,解救百姓努力。但屢次在大好形勢下,遭朝廷從中作梗而功虧一簣。今趟更是直接遭到朝廷大軍的背後進攻,導致岳家軍崩潰解散。他因此有了死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