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兵決議(2 / 2)

驚宋 幻影新晨 1584 字 2022-10-29

「第三個思路則是劫持朝中重要人質,比如說韋太後、秦檜、張貴妃、秀寧公主等人物。他們對於朝廷來說十分重要,但身邊的防守卻比大理寺監獄要松得多。如果能夠劫持其中一至兩人,便可作為籌碼與朝廷談判交換人質了。」

虞允文的一番話,讓眾人眼睛一亮,仿佛在迷茫之中發現了一個燈塔似的。

「虞軍師的話,所言即是!」薜源也不禁連聲贊嘆道:「我們甚至還可以多管齊下!一邊制造有利於營救岳元帥的呼聲,一邊暗中策劃派人潛入臨安城中。候機救人。如果條件有利,可以直接救出岳元帥,時機不成熟時,照著朝廷的重要人物下手亦可!」

岳雲見眾人皆點頭稱是,方起身拍板道:「好!那就照虞軍師和薜軍師的意見,多管齊下吧!不過現在,我們必須先進攻舟山。一來絕了朝廷還想在海上與我們決戰的念頭,二來給趙構和朝廷眾臣心理壓力,讓他們知道我們也不是好惹的。真把我們逼急了,他們也會付出慘重代價!」

隨後,眾人又商議了如何奪取舟山的計劃,力爭一舉擊潰從長江內調到臨安外海的瓜州水師。按這個計劃,如果台灣水師能順利占領舟山,便可威脅臨安的安全,此時再和朝廷交涉,讓其釋放岳飛、岳雷、張憲等一干被抓的岳家軍將領,底氣也要足不少。

而此刻,一直沒怎么發表意見的劉一寧,也鄭重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道義上的問題。如果萬一最後和朝廷撕破了臉皮,需要進攻臨安,後勤補給、武器彈葯、糧草輜重的運送之事自不必說。還要注意一下對外宣傳,讓天下士子和百姓同情己方。

此外,還要給台灣的官兵和百姓解釋出兵原因,打消他們的顧慮。畢竟這回可是要進攻自己國家的首都,沒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只怕士兵和百姓都會心存疑慮,以為己方是犯上作亂。

眾人就這個問題爭論了很長時間,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均出了不少主意。

約莫半個時辰後,才終於有了一個結果:一致決定采納薜源的提議——即一旦需要進攻臨安,就正大光明地向全台灣士兵和百姓宣布:出兵就是為了救岳飛等一干捍衛國家領土的愛國將領。是為了挽救天下漢人的命運。

將朝廷只想偏安江南,向金國屈膝投降的目的公之於眾。並揭露朝廷軍從背後偷襲正在北伐金國,收復失地的岳家軍和韓家軍的罪行。言明因此才導致這次北伐在一片大好形勢下,再次遭受慘敗。讓讓廣大台灣的官兵和百姓們明白,宋室朝廷是個什么樣的政權。而岳雲興兵起事,乃是為了保護大家今後的利益,如果不想將來被南下的金軍亡國滅種,就必須和朝廷軍作戰。

在擬定的告示中,尤其說明了在朝廷統治下的稅率有多高,在台灣軍政府統治下的稅率卻只及朝廷的一半。同時又將朝廷統治下需要服的徭役、兵役和台灣作比較。以堅定百姓們為自己的利益而戰的信念。

岳雲可是太清楚了,對於這時代的老百姓,跟他們講什么「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大道理,遠不如平時的征糧征稅,兵役徭役對他們心中的震動大。

這場會議從早上一直開到晚上,進行了整整一天一夜,直到子時,才總算把一切細節商量妥當。眾人才各自回去休息。

三天後,岳雲便率軍出發了,浩浩盪盪的艦隊從淡水港出發了,兵鋒直指舟山。台灣府的事務暫時交由李雨柔和劉一寧管理。

此次出兵,由於已經消除了近在咫尺的福建水師這個心腹大患。他調用了約七成水師戰船,共出動大小艦只八十余艘,均已全部配備了火炮。

陸軍亦出動了八千人,這幾乎已是極限了。這些士兵中,騎兵約有五百人,火炮手有五百人,長槍兵、盾牌兵、弓箭手約有三千人,共余則是火槍兵。算是一只傳統步軍與火器營相結合的部隊。

台灣的艦只已經有部分換裝了螺旋槳作為驅動裝置,雖然還沒有研發出蒸汽機,但以腳踏作為動力帶動螺旋槳旋轉。也使戰艦的行進速度大大超過了普通車船。不過,螺旋槳才開始應用,故障率較高。所以為了保險起見,車船上的輪葉依然保留了下來,作為輔助動力裝置。

八天後,台灣水師就到達了舟山海面,隨即便與從長江內調過來的瓜州水師進行了大戰。而擁有火炮和螺旋槳動力的台灣水師自然輕松擊潰了敵人,雖然瓜州水師的各艦艦長見勢不妙,立馬撤退,但在台灣水師的追擊下,依然一艘艘被擊沉。最後僅余七八艘小艇逃回臨安。而舟山也很快成為台灣軍的囊中之物。岳雲開始在這里囤積彈葯物資,做好下次大戰的准備。(本站.com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