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帝王心術(2 / 2)

驚宋 幻影新晨 2040 字 2022-10-29

而火槍火炮又不是什么高技術的東西。只要熟練的工匠,弄清楚炮管和槍管是怎么鑄造的,再把火葯的配方推算出來,再解剖彈丸。很容易就能仿制出來。

自己雖然竭盡全力想保住火器的制造秘密。但估計也是紙包不住火。畢竟這幾萬大軍都手中有槍,全軍火炮也達千門以上。敵人只要出重金收買,難免會有個別士兵將火槍和火炮偷賣出去。

而且就算自己的士兵個個都忠心耿耿。,誓不泄密。但在戰爭中,難免有火槍兵或者火炮兵戰死或被俘。導致武器落在敵人手里。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之下,總有士兵會說出火器的發射手法,以及一些簡單的維護辦法。

所以,火器的擴散是不可避免的。後來完顏亮南下侵宋時,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金軍和宋軍都已經應用了火炮。只不過宋軍由於趙構備戰不積極,對火器重視不夠,導致火炮研發及實戰應用上反落後於金國,以致吃了大虧。

而要繼續保持火器優勢,只有兩個辦法。

第一個辦法是提高數量。

火槍雖然在發射速度上要比弓弩差些。然而和弩手、尤其是長弓手比起來,火槍手的訓練相當快捷,對人員素質要求很低。此外,火槍、尤其是彈丸的制造也很方便。要做一把長弓得好幾個月,做一把弩得一周。而做一把火槍一天就夠了;做一根弩箭要半個時辰,彈丸卻可以大批鑄造,甚至在鐵銅等材料不夠時,可以熔化金屬器皿造彈丸,這是使用弓弩時絕對做不到的。以往困繞守城軍的箭矢不足問題,在火槍時代就要好解決得多。

漢人的數量遠較北方異族為多。火器最大的作用就是拉近了人們在體質和武力上的差距。哪怕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孩或者老人,他有火槍在手也能擊斃一個五大三粗的金軍和遼軍騎兵。如果大規模普及火器,作到象後世美國那樣人手一槍,估計無論是遼國還是金國都承擔不起滅亡大宋的巨大人員損失。

第二個辦法就是提高質量。

現在宋軍用的火槍是火繩槍。它的結構是:槍上有一金屬彎鉤,彎鉤的一端固定在槍上,並可繞軸旋轉,另一端夾持一燃燒的火繩,士兵發射時,用手將金屬彎鉤往火門里推壓,使火繩點燃黑火葯,進而將槍膛內裝的彈丸發射出去。由於火繩是一根麻繩或捻緊的布條,放在火油或其他鹽類溶液中浸泡後晾干的,能緩慢燃燒,士兵將金屬彎鉤壓進火門後,便可單手或雙手持槍,眼睛始終盯准目標。但火繩槍的弊端很多。

一是雨天不能使用。它必須將火繩引信點燃後才能發射彈丸,這導致了一下雨,甚至氣候濕潤,導致火繩受潮,就無法開槍。例如,在今年四月時,岳雲進攻劉琦,就因遇上梅雨,就導致火槍兵完全無法發揮作用,只能打一場冷兵器的戰爭。

二是操作復雜,導致發射速度慢。按照今年軍部新頒發的火槍兵操作手冊。其步驟竟然分為八步:1倒葯(將火葯從葯罐中倒入葯管中,每管葯發射一發彈)。2裝葯(將火葯從槍口倒入槍膛)。3壓火(將槍膛內火葯壓實壓緊)。4裝彈(取出彈丸裝入槍膛,然後用仗將彈丸壓入火葯中)。5裝門葯(將發葯罐中的火葯倒入葯室的火門內,把葯室填滿,使之與槍膛內的火葯相連,而後將火門蓋蓋上,以防潮濕)。6裝火繩(將火繩裝入扳機的龍頭式夾鉗內,准備點火)。這時即以准備完畢,火槍兵處於聽命待發狀態。7點燃。這時需打開火門蓋,點燃火繩。8發射。以蹲跪姿或立姿瞄准扣動扳機發射子彈。據軍部的統計,訓練有素的火槍兵每三分鍾僅可發射兩發子彈。

三是射擊精度差,有效射程近。雖然長管火繩槍的射程大約七十丈至一百丈左右。但如果遇上敵軍騎兵沖鋒,往往一名火槍兵只來得及發射一到兩發子彈,敵軍騎兵便已沖到跟前,而火槍兵幾乎沒有近身防衛能力,只能被敵軍屠殺。所以火槍兵在出征時,依然要配備長槍兵和盾牌兵以作防護。

所以,火繩槍有如此多的弊端,岳雲自然一直想將其改進,尤其是在火槍和火炮開始擴散,金國都開始使用火炮後,尤為迫切。自從臨安救回岳飛歸來後,便將後世燧發槍的一些設計原理告知了陳規和蘇永貴兩人。想看看這兩位火器大師能不能研究得出來。

而陳規和蘇永貴聽聞之後,大感興趣,立刻便開始著手研究。他們首先研制出了彈簧和擊錘,然後再在鉗口夾上一塊燧石,再在傳火孔旁設一擊砧,摸索如何在扣動板機時,用燧石重重地撞在火門邊上,以冒出火星點燃火葯。

但他們一直進展不順,不是燧石老撞不出火花,就是火花出現後,點不燃火葯,導致彈丸射不出去。

今趟他們竟然主動聯絡岳雲,足見這燧發槍的研制有了突破性進展。

「走吧!我們一起去看看!」岳雲十分高興地說道。

自奪取臨安政權後,台灣的火器制造局大部分人員和機器裝備均遷到了臨安東面的蕭山。這里是大宋最大的火器研發制造工廠,守衛的士兵均是從荊襄到台灣一直跟隨岳雲的背嵬軍士兵,忠誠度和戰斗力皆很強大。工匠也都是從全國重金招募而來的。對於這些火器工匠,岳雲是將他們的家屬從全國各地接到臨安落戶,以安其心,同時規定他們不能輕易離開工廠。如果確有事需要外出或返鄉,則一名工匠就須一個小隊的士兵陪同。既是保證他們的安全,也是為了保守秘密。

在驗明身份後,工廠門口的背嵬軍士兵方打開了鐵門,放岳雲、楊興等人進去。

在縱馬穿過了幾處廠房後,岳雲終於來到了靶場。

這時,他一眼望去,只見陳規、蘇永貴等人正拿著一柄長約三尺左右的火槍擺弄著,兩人臉上乃是一副驚喜交加,卻又微帶愁容的神色,似乎正為什么事而憂慮……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