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德昭未遂叛亂」的善後(2 / 2)

驚宋 幻影新晨 1552 字 2022-10-29

「讓他去吧!爹也是閑不住了,好不容易掃清了北伐的國內障礙,再讓他憋著,他要憋出病的!」岳雲笑道。

「這個……元帥去了荊襄之後,給他定個什么職務呢?」薜源小心翼翼地問道:「要不要重建荊襄宣撫司?」

「不要!這將來會成藩鎮之禍的開端!雖然家父是個忠於朝廷的人,但宣撫司的權利太大了,以後如果家父退休了,接替他的人有異心咋辦?如果到時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又撤宣撫司,還不如當初就不設呢!」岳雲搖了搖頭道。

他想了片刻,方說道:「這樣吧。暫時先設立一個荊襄處置使的職務給家父吧。這個官職的權力可大可小,十分靈活,就看怎么賦權了。家父的官品早到了正一品的太尉,已經是沒法再升了。我們再安排李若虛、黃縱在地方上任職協助家父,應該就沒什么問題了。」

「嗯!」薜源也覺得這是比較穩妥的作法。將其記了下來後,又問道:「現在對於叛亂的一干官員如何處理呢?屬下感覺這樣一直關著也不是辦法啊!」

薜源這一說,讓眾人也不禁竊竊私語起來了。

牛通便粗聲粗氣地說道:「其實當時就該一刀殺了他們,免生後患!」

岳雲微微一笑道:「這是個辦法,不過那是霸道的作法,不是王道的作法!」

「王道?夫君你的意思是?」鞏月漓一雙俏眸,目光閃爍,凝視著他道。

「我的意思,是對一干人犯進行公開審判,按照現有的法律,看如何定罪!」岳雲說道:「這樣一來,不管是殺他們,還是驅逐、流放、都有理有據,讓天下之人心服口服!」

「這……劉子羽、王居正這些人都是六部尚書之一哦!自古以來都是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啊!」薜源不禁提醒道。

王童也有些擔憂道:「漢王,我朝祖制也曾規定,不能擅殺大臣,可如果按新的律法,他們這些人的罪行,只怕殺十次也不夠。我們現在一殺就殺這么多人,會不會引起民間士林的反對浪潮呢」

「不用怕!」岳雲這時冷言道:「我大宋為什么屢受北方異族欺凌,遼國、金國、西夏這些國家其實實力未必比咱們強。但就是我朝重文輕武太厲害了,儒生當政能自然是想以儒學治國。當然,我不否認儒學中有不少有益治國的地方。但治國全靠儒學卻未免滑稽可笑。我其實比較贊同以法治國,國內的所有人,上至皇帝,下至黎民,違反法律,一視同仁,皆要受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岳雲的這一番話可謂有些石破天驚了。雖然之前他就宣揚過這種觀點,但眾人大多沒當回事。現在可是正兒八經地要用於實踐了。

「諸位兄弟,我的想法便是,以這次趙構企圖勾結金國,陰謀叛亂為契機,進行公開審理,趙構以下等犯事之人,按大宋現行的律法,該定什么罪就定什么罪,絕不偏袒。讓所有的民眾都明白,不管是皇帝還是大臣,他們犯法都會與庶民一樣受罰,這樣一來,他們也會從中得到啟發。將來也會遵紀守法,我們以後處理起許多事來,也會方便許多!」岳雲正色道。

他想起法國大革命時,國王路易十六就因勾結外國,而被法庭處以判國罪,導致上了斷頭台。從此之後,法國的皇權便開始衰落下來,後來走向了共和。

只不過,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傳統,皇權意識太濃厚了。所有人都認為皇帝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之前他也想過,將趙構抓起來進行公審,然後再定罪斬首。

後來仔細一想,這樣會不會太超前了一點?偷偷將趙構殺了,只要沒證據,別人也就算了。但搞什么公審大會將其斬首,只怕所有的大臣都要起來反對了。

所以後來他還是只好選擇了伏擊暗殺趙構。

岳雲心中感概道:老百姓總把希望寄托於皇帝身上,希望他能派個好官來管理自己,而沒有想到自己去爭取權利,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的命運自己作主,當自己國家的公民,而不是臣民。這民主和法治的種子,就由自己慢慢來播種吧。

「好!屬下這就去收集此次叛亂的一干人犯的罪證,一定要把公審大會開得轟轟烈烈,辦成鐵案!讓所有人心服口服!」萬俟卨這時眼中也冒出了綠光,這可是歷史上第一次同時審判這么多高官哦,他作為主審官必將載入史冊!!~!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