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岳雲的三項條件(2 / 2)

驚宋 幻影新晨 1572 字 2022-10-29

曾凡遠嚇了一大跳。他這才想起大宋可未必非要站在自己一邊。眼下的戰爭形勢明顯對安南不利,大宋只需動個小指頭就能落井下石,助真臘和占城滅了安南。但如果要幫安南打敗這兩國,投入的兵力和裝備都將增加數倍。

程中全忙磕頭告饒道:「是小人們糊塗了。不知陸大人想要什么條件呢?只要我等能辦得到的,絕不含糊!」

陸游這時拿出了數頁便箋,遞給了曾凡遠和程中全道:「這就是我們大宋的條件,你們看看吧!」

曾凡遠和程中全雙手顫抖著接過了那數頁便箋,然後仔細查看起來……

看完之後,兩人均不禁倒吸一口冷氣。倒不是他們覺得條件太苛刻了,而是覺得太寬松了。

陸游提出的條件中,並沒有要割讓土地和索要錢財這兩項。而是針對安南的內政和外交,提出了許多改革條款。

其中最重要的幾項便是:第一,明確規定,以大宋銅錢作為安南法定貨幣;以此作為安南民眾日常生活交易的結算貨幣,其他外國銅錢及安南自己發行的銅錢皆不得予以流通。安南已經發行的銅錢,大宋將負責以同重的大宋銅錢予以置換。

這一條曾凡遠覺得幾乎不用寫出來的。安南國內現在什么樣的銅錢都在流行,大宋的、占城的、本國的,真臘的銅錢都有。

當然,因為大宋的商人來交易的最多,所以大宋銅錢也是流通最廣的。而占城、真臘及他們自己融刻的銅錢,不管是份量還是作工精細度均差大宋銅錢一籌,民眾們都不太喜歡。大宋銅錢可算是南洋市場上的硬通貨了。現在陸游提出以大宋銅錢作為唯一流通貨幣,還願意將安南國內的其他諸國貨幣回收,並予以兌換,怎么看都是安南人占了便宜。

第二,規定漢語為安南的官方語言,大力提倡百姓學習,為此大宋將在安南新建數百所學校,免費教授安南人學習漢語。從六歲兒童到成年人都有各種學習班。同時,安南國內提拔任用官員,會漢語的人也優先考慮。

這一條曾凡遠也覺得問題不大,安南現在十個人中倒有六七個都在學習漢語。原因便是大宋的商人在安南數量極多,雇佣了大量安南人為伙計助其經營。而他們的工資比那些打漁種田的同胞高得多。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樣一來,那些沒被大宋商人雇佣的安南人自然趨之若鶩。為了能在大宋商人手下干活,哪有不認真學習漢語的道理。如果這些安南人有免費學習漢語的機會,讓他們省了學費和到處找老師的麻煩,他們只會求之不得,哪還會反對。

至於安南國內提拔任用官員,要求會漢語的人優先考慮。這在曾凡遠看來更是再正常不過了。現在安南人的生活習俗、政治制度就和大宋很接近,對外交往也是以大宋為主,國內事務也多與在安南經營的大宋商人有關。優先提拔會漢語的人為官,自然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第三,全面引進大宋的法律體系,所有安南的刑事、民事、商事等法律,皆以宋朝法律為准。為方便安南官員掌握大宋法律,宋朝將派出大量人員到安南各級官府充當顧問,負責指導安南官員用大宋律令處理行政事務及判案。

這第三條條件曾凡遠更是覺得,這是大宋在照顧安南。全盤引進大宋法律,可以避免因為法律體系不一樣,造成兩國之間的民事糾紛以哪國法律為准,無法決斷的問題。同時,現在隨著貿易的繁榮,安南國內各種商事、民事案件數量大幅度增加,而許多案件類型也很新穎,讓安南的官員處理起來也十分頭痛。如果大宋派官員來指導他們辦案,以及處理行政事務,豈不讓安南官員省心不少?

這三項條件如果放在後世,那是任何國家都不敢答應的,因為這就意味著主權的全面淪陷。可在宋代,不要說安南,就是大宋的人也很難理解到貨幣、法律及語言的**性,對於一個國家主權和保持**自主有多重要了。

陸游雖然算是這個時代最聰明的大才之士了。也對岳雲授意的這三項條件有些迷惑不解。因為這些條件使大宋不但從安南撈不到什么好處,反而還要倒賠不少錢進去。

而且在他看來,派駐大量官員去安南就是一件很難辦的事。在宋朝的士大夫和文人們看來,連瓊州那種地方都是屬於鳥不生蛋的蠻荒之地,安南就更是還未開化的野蠻人國家了。有誰會願意去那當什么「顧問」啊。

不過後來岳雲的一番話,卻讓陸游茅塞頓開。

岳雲道:「此次平定趙構叛亂,僅江南一地,萬俟卨就抓捕了數千官員及文人。這些人雖然或許有誤抓的。但本王也敢說,至少絕大部分都是對我們不滿的人。如果將他們全殺了,只怕有傷天和,可留在國內又不放心,怕他們滋生事端。因此,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派到南洋。讓他們去教導當地兒童學漢語,指導當地官員用大宋法律處理案件。這樣便一舉兩得了!」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