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新科舉考試(2 / 2)

驚宋 幻影新晨 1211 字 2022-10-29

岳雲聽後,方如釋重負。暗忖感情是這么回事啊。他於是說道:「這事其實也好解決,我大宋早就在官職體系上有三套等級。差遣、職務和官品。陳元只是差遣上較低,僅是研究員而已,但可以在職務上和官品上動點腦筋,想辦法弄高一點吧。對於科舉考試中成績較好者。就算不能任官職,也不能讓學子們覺得考好考差一個樣。回頭薜源你們吏部會同范大人的禮部商量一下,就新科舉考試的成績優異者,如何定品階和待遇,擬定一個草案出來!」

薜源和范同連忙點頭稱是。

岳雲這時又向朱熹問道:「新科舉考試中,還有什么問題沒?」

朱熹忙答道:「當然還有。不過卻都不是什么大問題。有的考生長年一直讀的四書五經,這次卻設了行政、工藝、軍事、商業、農業、文學等等諸多科目,讓他們感覺有些難以適應。他們之前的所學,只適合去考文學那一個科目,可這個科目出來的人,都是安置在文學院,負責為民眾寫小說、詩集的。和他們原本想象的當知府縣令等官職,差別太大,所以有些不滿呢。」

岳雲聽後,卻是有些得意,新科舉考試中按考試科目不同,考生的出路就不同。這也是之前他和朱熹定下的調子。一般文人參加科舉都是想當官。而德昭朝廷目前也的確需要補充大量官員。但如果想當官員卻只有去考行政這個科目。

李雨柔聽後也是有些好奇道:「那他們為什么不去考行政這個科目呢?」

朱熹聽聽,苦笑道:「王妃,他們有很多人也參加了行政科目的考試,但對於考題的設置卻有很大的不滿和異議,這次新科舉考試,行政科目不考《論語》,不考四書五經,卻出些稀奇古怪的題目,讓他們無所適從。」

何鑄聽到這里,也插話道:「漢王,老夫雖是監察部的人,按理說不應該插手禮部之事,但亦覺得這次行政科目的考試題目有些離譜啊!俗話說得好,半部《論語》治天下,可這次主要用於選拔官員的行政科目考試卻根本不考《論語》……而且,不僅是《論語》不考,四書五經皆被排除在外。卻考了一些偏題,這樣是大大的不妥啊!」

岳雲忍不住笑問道:「何大人,有何不妥呢?」

何鑄忙舉例道:「比如,那行政科目考試第一題便是:『國家和皇帝誰更重要?當皇帝的決定會損害國家利益時,是否要執行?』自古以來,國家和皇帝本為一體,可這題目卻似要把國家和皇帝對立起來,豈止是不妥,簡直是大逆不道啊!」

朱熹臉色有些尷尬,這題目可是岳雲提醒他加入的。目的就是判斷參加行政考試的學子是那種傳統的只知忠於宋朝皇帝的人,還是接受了新思想,認為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才是應該維護的最高的目標的新興文人。

何鑄這時又吹胡子瞪眼道:「此外,後面那些題目也一樣有些離譜,過於細節化了。比如第五題是:『如果你是一名縣令,州府下達的稅收任務難以完成,此時你應該如何應對?』……又比如第十八題:『如果你是一名通判,遇上以下案子,該如何判案……』甚至還有一些涉及到救災、盜匪方面的事。這些事務只有等他們任職之後,才能慢慢學會。可如今在新科舉考試中就出現了這些題目,讓這些從未當過官員的文人如何知道啊?」

岳雲卻是搖頭道:「何大人,你說的情況岳某卻是不贊同,他們既然想當官員,那就應該明白這些事情該如何做。如果讓他們上任之後再慢慢去適應,那還考試選拔干什么?任何一個能提筆寫字的人,只需要熟悉一段時間都可以干下來了。所以想當官,就必須有比普通人更強的協調能力和應對復雜事務的能力。當然,如果他們想考試取得好成績,可以進臨安學院的行政系去好好學習一下。明白在新時代官員應該做些什么,應該了解多少知識,這才是他們需要走的途徑。」

他還想再申辨一番,薜弼卻沖他使了個眼色,示意他不要再說了。

何鑄想了一會,嘆了一口氣,方沉默不語了。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m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