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金軍的謀略(2 / 2)

驚宋 幻影新晨 1555 字 2022-10-29

就在北伐的僵局開始打破,岳雲、楊月在前線摧城拔寨之時,臨安卻迎來了兩位特殊的客人——那就是大宋前宰相秦檜,以及他的兒子秦熺。

岳雲不在,接待金國使臣的任務自然是交給了禮部尚書范同。當范同引著這父子兩人到皇宮面聖之時,朝中群臣皆對其指指戳戳。

劉一寧當即便怒罵道:「秦檜,你這老賊竟然叛逃金國,當了金國的戶部尚書,我大宋有你這等投降異族,不要節操的叛賊,難怪四年前會被金軍攻破臨安。」

朱熹對於秦檜父子的叛變行為亦是憤怒異常,指著兩人鼻子大罵道:「爾等竊居高位,不思忠君報國,反倒投降賣國,認賊作父,視女真韃子為再生父母,對我大宋抗金武將文臣一直打壓,對內凶殘無比,對外屈膝投降。而今更是以金賊使臣的身份出使我大宋,真不知你二人的臉皮為何如此之厚?你們可知『廉恥』二字如何寫嗎?」

秦檜臉上一陣青一陣白,畢竟他和秦熺皆曾為宋臣,他更是擔任了宋國的宰相多年,為宋朝百官之首。如今卻是以宋朝敵國金國的使節身份出訪大宋,宋金之間的仇恨對於宋人來說,可是深入骨髓的。不管是在哪個時代,哪個國家和哪個民族,人們對於叛變投敵的人都是最痛恨和最看不起的。在眾人的一片斥責聲中,他自然有些老臉掛不住了。

秦熺倒還有幾分膽色,強自辯道:「良禽擇木而棲,士為知己者死。我父子二人深受金國陛下賞識之恩,提拔之恩,豈能不感恩涕零?況且我爹也非叛變,他老人家原本就是效忠金國的。要怪,只能怪貴國高宗皇帝目光短淺,愚蠢之極,連我爹爹當年是金國四王爺兀術派來卧底的都看不出來!」

秦檜的真實身份,在金國當年也只有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兀術、粘罕、哈迷蚩四人知曉,連完顏亮也不知道。

直到秦檜因四年前完顏亮南侵,再次被俘往北方後,哈迷蚩方向完顏亮告知了秦檜乃是以前就投靠了金國,由兀術派他返回南宋充當內應的。要不然,以金軍當年的嚴密看守,怎么可能讓一個中年文臣,輕輕松松穿越了金國的數道封鎖線,帶著夫人王氏、兒子秦熺一起逃掉。

秦熺此言一出,讓朝堂上的宋國大臣們個個更是義憤填膺,對其大聲喝罵,一時之間,皇宮內暄鬧不已,罵聲陣陣。

趙琢見狀,方干咳了兩聲,打圓場道:「眾卿請安靜一下!兩國相爭,不斬來使。秦大人目前以金國使臣身份道訪,遠來是客,就算以前和我大宋有些恩怨,諸位愛卿也請暫且放下!不要失了我宋人風度!」

趙琢雖然是個傀儡,但不管怎么說,他還是名義上的大宋皇帝,而且說的話也的確有幾分道理。眾臣還是多多少少要賣他一些面子的。

見皇帝發了話,范同、何鑄、薜弼等一干清流雖然對秦檜不滿,但總還是閉住了口。而屬於岳雲嫡系的劉一寧、薜源、朱熹等人依舊罵不絕口,後來還是萬俟卨出面,才將他們勸住了。

趙琢看在眼里,也不禁有些氣,就算自己是個傀儡皇帝,多多少少在外國使者面前,也得給自己這個皇帝一點尊嚴啊。

而趙琢的不滿情緒,自然是被對他知根知底的秦熺看在眼里了。他不禁臉上露出一絲難以查覺的笑意,心忖這下有戲了。

朝會之後,秦熺卻並沒有馬上出宮,而是找到了一名小太監,要他帶自己去見皇宮的總領太監曹公公。

由於曹公公之前幫過岳雲不少忙,而原來的總領太監王公公在趙構叛亂時,已經被禁軍都點檢陳剛殺了。所以他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皇宮中的總領太監,總攬宮中一切事務。

他這兩年是得意非凡,逢人便說自己和漢王是從朱仙鎮就開始的交情,與漢王感情深厚,相交莫逆,就差說是斬雞頭喝狗血的拜把兄弟了。

「什么?秦熺要見我?」曹公公聽了門口小太監的話,不禁微微一愣。暗忖他找自己會有什么事?

「叫他進來吧!」曹公公揮了揮手,他覺得見見秦熺應該也沒什么關系。聽聞現在金軍作戰不利,這秦熺難道是想托自己向漢王求和的?

只聽「吱嘎」一聲,房門開了,秦熺走了進來。他帶著一臉恭敬和尷尬的神情,向曹公公躬身行了一禮道:「外臣秦熺,向曹公公請安了!」

曹公公眯著眼睛,嘿嘿一笑道:「秦公子別來無恙啊!卻不知找本座有何事呢?」

秦熺干咳了兩聲道:「曹公公,您也知道,秦某和官家以前就交好,但自四年前秦某被金軍俘走後,就與官家再未見面。此次重回臨安,極想與官家好好敘舊,不知曹公公可否行個方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