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宋的最後一次朝會(2 / 2)

驚宋 幻影新晨 1042 字 2022-10-29

隨著趙瀅兒按照之前由劉一寧、薜源等擬好的草稿。將這一番話說出之後。底下的一干大臣,如萬俟卨、薜源、朱熹等全都跟著附和,表示擁戴岳雲為帝。

「漢王,眼下不但是前線軍隊,就是兩廣。四川、江南、荊襄,南洋,以及光復的中原、江淮之地,民眾皆擁護您登基為帝!大家都認為。只有您才能引領國家走向強大,您才是咱們漢人的正朔。」兩天前才從前線趕回來的陸游。亦是眉飛色舞地說道。

他說著便從懷中掏出一封長長的血書,這是前線上百名軍隊將領的聯合署名上表,內容是請求漢王登基為帝的。

而劉一寧亦是命人拿出了數十封各地官員的上表,紛紛表示擁立漢王為帝。他們願意在漢王的領導下,繼續為新朝效命!

朝中大部分官員這時都群情激奮,向岳雲表著忠心,雖然有幾個清流,對於大宋依然忠心,不合時宜地認為,應該在太祖的後裔子孫中,擇其賢明者為帝,但卻已經無法阻止大局了。相反,這幾個人卻被萬俟卨記在了心中,暗地盤算回刑部後,就好好收集材料,整整這幾個想陪趙宋殉葬的儒生。

不過,岳雲卻並沒有馬上同意即位,按照禪讓的傳統,他應該在拒絕兩次之後,第三次才能同意受讓為帝。

於是,趙瀅兒又在第二天,下詔讓岳雲加九錫。並著令劉一寧為其草擬九錫文,向天下宣揚岳雲的功勛。九錫乃是古代帝王賜予諸侯大臣的最高禮遇,屬嘉禮。分別是指衣服朱戶、納陛、輿馬、樂則、牙賁之士、鈇鉞、弓矢、秬鬯等九種器物及待遇,多授予對國家有大功的權臣。

只不過,自漢獻帝封丞相曹操為魏王後,大凡要篡位的權臣,在掌握軍政大權後,莫不仿其故事,以求為之後的改朝換代作准備,楊堅、李淵無不如此。因此大宋的監國公主,下令將九錫文公布,無疑就是向全天下的人,宣揚了趙宋王朝將壽終正寢。

因此隨著岳雲加封九錫,朝野上下,士林民間的聲音也漸漸地統一了起來。上至官宦大臣,下到販夫走卒,均意識到漢王的登基已成不可阻擋之勢。《江南時報》以及《臨安日報》、《天下早報》等一干報紙,也是通篇連墮地刊登關於岳雲將登基為帝的消息,並分析這樣做對國家和民眾的好處,從輿論上造勢。

不僅是百姓,就連「老天」似乎也感受到了這股氣勢的強勁。在短短個把月內,從嶺南到山東,從四川到琉球,幾乎在大宋的每一個角落都出現了各種祥瑞征兆。而那些書寫著祥瑞征兆的奏章被刻在青藤紙上不斷地送達中華王府中。其中的內容讀來也是頗有趣味,像什么鐵樹開花,荷花秋開,公雞下蛋,天降流星已經算不上新奇了。

當然,對於這些所謂祥瑞之兆,岳雲倒是猜得出,十有**是底下人弄出來的花樣,愚弄百姓用的。

不過,有一樣「吉兆」倒是讓岳雲十分重視。那就是吳健春帶回來的兩個怪獸,是做為麒麟和饕餮獻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