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日本大混戰(2 / 2)

驚宋 幻影新晨 1560 字 2022-10-29

源為義氣得幾乎吐血,眼看他就要一統日本,成為名正言順的征夷大將軍,建立幕府了。卻因為大漢內部的什么宮廷斗爭,導致功虧一簣,實在讓他心中說不出的郁悶。

只不過,現在他縱然不想罷兵也不行了,已經占領的關西地方,起義不斷,不但沒收到什么錢糧,反而要支付大量占領費用。而且由於盟友們的撤離,平氏的反攻一天比一天猛烈,前線也是連戰連敗。再不撤,只怕就真的撤不了了。

到了這個時候,他才有些後悔,沒有聽從源為朝的意見。

但源為義再度派人去和鞏義聯系之時,對方卻說已經改為支持北條家了,並稱好馬不吃回頭草,把源為義氣了個半死。

後來還是兒子源義朝替他出了個主意,現在岳雲有一位皇後和五位妃子,鞏月漓、李雨柔、黃秀麗、楊月、李師師五位皇妃已經插手日本局勢了。而那位大宋公主,大漢皇後趙瀅兒卻似乎還沒有插手。她現在雖然是皇後,但位置也並不穩固。相信她也不想在幾年後就被換下來,不如去聯絡這位皇後娘娘,說不定也是個靠山呢。

源為義聽聞之後,頓時大喜過望,連忙派源義朝去聯系。而一個多月後,源義朝也總算通過宮中的首領太監曹公公,和趙瀅兒搭上了線,在表達了投靠之意後,趙瀅兒終於勉強同意了源氏的要求,決定支持源氏打這場內戰。

而在得到趙瀅兒支持後的源為義,也有了底氣,決定再度對平氏發起進攻,整個日本的內戰規模更加擴大了,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到處都是戰場。每天戰死的士兵和平民都有數百人之多。而漢國的軍火商人卻是大發橫財,個個賺得滿臉堆笑。

戰爭中,不少日本人流離失所,被漢國的人販子賣到了澳洲和新發現的新西蘭北南二島挖礦建城。日本女人則多被賣給了大漢的軍人和商人作妾。從永興元年的日本內戰全面爆發開始,到永興五年因漢國出兵干預而結束時,總計有兩百三十五萬日本人在戰爭中死去,一百八十五萬人被賣到了漢國、南洋及澳洲,占當時日本總人口的五分之三,而剩下的五分之二人口中,婦女又占了大多數。

這場戰爭之後,日本的幾乎所有礦山都被漢國商人購買了下來,港口貿易及海關稅收也全部由漢國商人把持,日本雖然在形式上還是一個**的國家,但從內到外,已經虛弱到了極點,奄奄一息。

這些情況,自然是剛剛才抵達汴京的岳雲所預料不到的。他只知道在日本尋找聽話的大名,發動代理人戰爭,消耗日本實力,並趁機發戰爭財的計劃有了突破性進展。

但是,這些並不是他關注的重點,他的注意力,自然集中到了馬上就要開始的第二次北伐上。

經過去年的北伐之後,漢金兩國的戰線已經從江淮一帶推進到了黃河兩岸。漢金兩國隔河相望,金軍駐守北岸,漢軍駐扎在南岸。

汴京城內的前宋舊皇宮,現在已經改為了大漢的北伐軍總指揮部,原來設於鄂州的後勤保障中心也前移到了這里。

在汴京收復之後,民間曾有很多大臣官員,士林文人,要求還都汴京。認為那里才應該是大漢的首都所在。

但以江南商人為後盾的一批南方官員極力反對,認為汴京四面兼是平原,無險可守,當年前宋如果設都於洛陽,只怕就沒這么容易招來靖康之恥了。而且他們大多都有家人在經商貿易,在臨安以及海外皆有大量資產,遷去汴京極不情願。

而岳雲夾在正統派與江南派之間也有些左右為難,只得稱現在汴京尚處前線,不適合馬上遷都,待消滅金國,北方的防御形勢穩定了之後,再考慮首都設在何處。算是把這件事暫時擱置了下來。

只不過,他亦是在思索,首都究竟設在哪里比較好?究竟應該是設在內陸,還是應該設在沿海?究竟應該是設在北方?還是南方?

就在岳雲思索之時,站在大殿內的李若虛卻是一臉恭敬地向他問道:「陛下,會議現在可以開始了嗎?」

岳雲這才回過神來,現在正在商談今年的北伐作戰計劃。他於是方微笑了一下,抬手示意道:「李軍師,你把之前軍部擬定的作戰計劃草案向大家公布一下吧!」

「好的!」李若虛點了點頭,然後說道:「目前我軍沿黃河南岸,共計布置了六十萬大軍。其中有三十萬是經歷過去年北伐戰役的老兵,有十萬是最近半年來,招募的新兵……最後二十萬則是從南洋的安南、占城、真臘、斛羅、三佛齊、東爪哇等國調來的援軍。目前,所有的部隊均換發了火槍,但燧發槍只有三十萬老兵才持有,新兵及南洋的援軍仍然只裝備了火繩槍……」

岳雲聽後點了點頭,能夠在一年內將這么多部隊換發燧發槍,這個生產速度也算相當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