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剿滅蒙古的方法(下)(2 / 2)

驚宋 幻影新晨 1524 字 2022-10-29

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那位從開青樓轉行當海商,率先發現了澳洲的吳建春,在得到獎勵之後,又從澳洲繼續向東航行,終於在兩年前發現了美洲,並取得了這兩種植物的種子。

而岳雲在得到玉米和土豆的種子後,如獲至寶,立刻將其交給農業專家陳旉進行試種。這位前宋時期最偉大的農業專家也不負重望,首先在江南試種成功,然後又推廣到了吐蕃、和陝西、中原一帶。並獲得了當地農民的極大歡迎,因為他們發現,這土豆和玉米產量比原來傳統的糧食作物水稻和小麥高得多,而且還不要那么多肥料和水,也沒有那么嬌貴。

陳旉在有了初步推廣的經驗後,心中自然更有底氣,既然在吐蕃這種高寒之地和以及陝西這樣的黃土高原都能種植成功,草原就更沒有問題了。

而牧民們原本擔心中原拿來的糧食作物在大漠沒法種活。但在試耕種一年後,卻發現產量很高,比他們放牧牛羊更劃算。在嘗到甜頭後,他們自然更願意耕種,而不是放牧了,畢竟這樣要穩定得多。

在這樣此消彼長之下,大漠內投降帝國的部落越來越多,且凡是投降過來的部落全都改衣易俗,作了漢人打扮,生怕被賞金獵人一刀殺了去領賞。

而且他們也覺得這是一條生財之道,畢竟比起那些外來戶來說,他們對於大漠的地形更熟悉,知道那些和中華帝國敵對的部落所在之處,殺起人來更得心應手。

到了後來,據邊關的守將統計,竟然來領賞的人百分之七十都是原來的蒙古部落中人。

而身體中一直燃燒著戰斗烈焰的岳雲和岳飛兩父子,也參加了數場進攻蒙古諸部的戰役。讓眾臣都不禁感概,這太上皇和皇上,真的是為了戰斗而生的人。

在這樣進攻了三年之後,不服中華帝國統治的大部分蒙古部落都覆沒了,只有少數幾個部落還沒有臣服,而秦檜一家人也還沒有搜尋到。這成了讓岳飛和岳雲最不放心的事。

中華紀元三年七月,岳雲指揮大軍到了斡難河畔,建立了軍事要塞,准備發起對蒙古諸部的最後一戰。

耶律普速完對此十分不理解,認為對付這種不過幾千人的部落,他只需遣一大將前往即可,不用自己親自出馬。但岳雲卻是十分清楚,現在乞顏部的首領也速該,可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的父親。在幾十年後,這個現在還沒出生的嬰兒,幾乎征服了整個亞洲和東半個歐洲,屠殺了數億人,其中金國和南宋、西夏就有幾千萬人。特別是在抵抗蒙古入侵較為激烈的四川、荊襄、江南等地,幾乎被殺得白骨遍野,千里無人煙。

例如四川在蒙古入侵前,有1200多萬人口,由於四川人民的頑強反抗,在合川釣魚城擊殺了蒙古大汗蒙哥,四川便遭到了瘋狂報復,在淪陷之後,四川人被殺得只有80萬,成都更是幾乎成了一座空城。

岳雲知道後世的歷史,自然會對滅亡蒙古之事尤其上心,他要親自滅亡蒙古諸部,尤其是那產生了成吉思汗的乞顏部。只不過,現在草原上的蒙古各部也很狡猾,全都表面上擁護中華帝國的統治,就連岳雲欲圖之而後快的乞顏部,也化整為零,分散居住,對外亦不稱自己是乞顏部的人,倒讓岳雲有些難辦了。

八月的一天,岳雲、楊興、辛棄疾等人率領兩千侍衛親軍在離邊塞一百多里的地方游弋,搜索,看有沒有可疑人員。

大軍行了沒多久,便只聽一陣陣馬蹄聲傳來,幾名騎士騎著蒙古馬行到了岳雲跟前。

進入大漠之後,帝國騎兵全部都將自己原來的阿拉伯戰馬換成了蒙古馬。這些蒙古馬雖然身材矮小,無論是速度還是爆發力皆不如阿拉伯馬。但它們吃苦耐勞,十分適應這里的環境,很好養活。

而阿拉伯馬到了這里之後,卻水土不服,腹瀉嘔吐的不在少數,就算有沒生病的馬,也大多萎靡不振。在得到大批蒙古部落歸附之後,岳雲自然將這些投奔的部落馬匹全部收集起來,交於騎兵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