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早市(續二)(1 / 2)

鑒寶人生 吃仙丹 1566 字 2022-10-04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鑒寶人生最新章節!

眼前的這本攤主所謂的宋刻本,確實有些太破爛了,連封面都已經不見了,因此,到底是什么書籍,或者是不是真的宋刻本,也只有翻看過後才知道了。

楚琛把那看似就快掉下來的紙張給小心的翻開,只是讓他頗為無語的是,前幾張因為紙張泛潮嚴重,那字跡都已經模糊不清了。不過從書籍的紙張來看,到有很大的可能確實是宋刻本。

好不容易翻到可以看得清字跡的地方,楚琛一看之下,更是無語,只見上面寫著「大程先生名顥,字伯淳,以進士得官。正獻公為中丞……」,後面又有「滎陽公年二十一,時正獻公使入太學,在胡先生席……」。

這明明就是《童蒙訓》嘛!

《童蒙訓》又稱《呂氏童蒙訓》,一共三卷,是宋代呂本中撰寫的一部側重倫理道德教化的童蒙課本。除了頌揚其祖輩長處的有關人物的點滴事件及言論之外,此書還保留了不少史書失傳的資料,因此還是很有一些研究價值的。

今天的《童蒙訓》源於南宋紹定二年刻本,已經不是原貌,原版既有大量詩文論說,又有更多的為官之道,而今版《童蒙訓》主要講述了道德方面,缺失了原版的為官之道。

要說如果是原版三卷的《童蒙訓》到也非常珍貴,但這本《童蒙訓》單單只有上卷不說,本身又這么破爛,書籍上的三分之一的字跡都因為種種原因而看不到了。就這個模樣,讓楚琛如何提得起興趣來?

於是楚琛翻看過後,就直接搖頭道:「老板,您的這本《童蒙訓》雖然確實是宋刻本,但上面我想要看的內容都已經看不清楚了,所以……」

如果真的是好東西,攤主早就送拍賣會出售了,也不會留到現在,因此,他看到楚琛的反應也沒覺得有什么意外。於是他對楚琛說了一句「那您再看看別的!」後。就把那本書又小心的收起來。

楚琛點點頭,正打算看別的書籍,卻被剛才那本《童蒙訓》下面的一冊書籍給引得愣了愣神,這本書不是別的。正是秦代以前就失傳了的《子貢易傳》。

雖然知道這書肯定是本贗品。不過楚琛好奇之余。還是把書拿起來准備打開來看一看。

不過讓楚琛萬分驚訝的是,這本書籍居然還是手抄本,從字跡上判斷。那抄寫之人的書法應該頗有造詣,而且這書籍的紙張還是用的上好的麻紙,看起來好像已經歷經了風霜,頗有些年份的樣子,根本就不像現在制作的贗品。

這讓楚琛覺得有些奇怪,於是連忙不動聲色的仔細鑒別起來,最後從書籍的書寫方法,墨跡和紙張來看,他覺得這本《子貢易傳》應該是明晚期的抄寫的,而異能給出的年份也確實如此,具體的成書年份應該是明代的嘉靖年間。

又是《子貢易傳》又是嘉靖年間,這當即就讓他想到了當時一位比較奇葩的人物,豐道生。

豐道生本名豐坊,明朝的書法家、篆刻家,藏書家,他玩世不恭,不拘法理,性情孤僻,喜好藏書,自擁「萬卷樓」。

在他的藏書中尤以抄本為多,本來這一點就已經很厲害了。可是他和前代的某些書畫家一個模樣,貪心不足,硬是要把自己說成無書不見,無書不藏,無書不讀,為了要讓別人相信,他還親自動手添造些假貨出來。

令豐坊在藏書史上留下「惡名」的就是他曾偽造了不少「古書」。如在秦代以前就失傳了的《子貢易傳》《子夏詩傳》,晉《史乘》,楚《杌》,還有《河圖》石本、《魯詩》石本、《大學》石本。

別人問他這些書的由來時,豐坊就謊稱都是他的祖先清敏公於北宋間得之於秘府。另外還有朝鮮《尚書》和日本《尚書》,謊說是其曾祖豐慶得之於驛館。以致於清代學者全祖望在《天一閣藏書記》中譏他為「貽笑儒林,欺罔後學」。

豐坊到了晚年更是「造假」造得起勁,不過也許是偽造得老天爺都看不過去了,結果「晚得心疾」窮困潦倒,一病而亡。

可憐的是,豐坊因為性格原因,根本不會教育兒女,又不會理財,再加上他的子孫又不愛惜書,以致於「萬卷樓」藏書中的宋刻本和寫本,被他的門生竊去十之有六,後來又不幸遭遇大火,以致於到最後所存佳本寥寥無幾。

豐坊原與「天一閣」主人范欽交往頗深,早時范欽曾經從萬卷樓抄書,豐坊也曾為范欽作《藏書記》,於是最後萬卷樓那些剩下來的書都出售給了「天一閣」,這才使得這些剩余的藏書得「天一閣」保護,流傳後世。

說到這里,想必各位應該也明白了,楚琛手中的這本《子貢易傳》,就是當年豐坊「造假」造出來的,而之所以保存的這么完好,不用說這本書肯定就是被豐坊門生竊去的眾多書籍中的其中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