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人脈》(2 / 2)

男子轉入皇城內,很快回來,遞過來一枚銅制魚符:「此符可在皇城內行走,不能進西內,出城需歸還,切莫遺失!」

李治搬到大明宮後,原太極宮被稱為「西內」,跟大佐罵人似的,男子又耐心的道:「李校尉新任職,還是去吏部,領了官服武袍後,再去他處。」

李彥道:「多謝指點,未請教?」

男子拱手:「安神感,家中排行第五,九弟在涼州,承蒙元芳照顧了!」

李彥看到他淺綠色的眸子時,就猜測此人和安忠敬有血緣關系,笑道:「原來是忠敬的五兄,他已經到長安了吧,現在正在進學?」

安神感點頭,神情中有著欣慰:「九弟入學國子監,這次回來,懂事了許多。」

李彥也挺高興,抱拳道:「好,我先進去了,改日與安兄把酒言歡!」

「今日正好是我當差,如何還要改日?」

安神感故作不悅,拍了拍胸膛:「等元芳出來,去平康坊,選一位『都知娘子』,為你接風洗塵!」

都知是名妓里的佼佼者,要能說會唱,善詩知文,博古通今,每一位在平康坊里都是難得的人物。

李彥是正人君子,但安神感的態度也讓他很高興。

我可以拒絕,你不能不邀請,對不對~

兩人惺惺相惜,依依惜別。

進了皇城,李彥一路直走,來到十字路口。

左轉是大理寺、衛尉寺和內衛所在。

右轉路過司農寺,就是尚書省了。

由於他年紀太輕,連胡須都沒蓄,又沒有佩戴皇室宗親的金制魚符,一路上的官員都紛紛對他側目,猜測身份。

李彥覺得這樣不太好,得趕緊穿上六品官服,讓這些官員眼睛瞪得更大些。

於是乎,他直達尚書省前。

六部屬尚書省,辦公部門中,除了禮部南院和吏部選院在尚書省之外,其他都在里面。

禮部南院,又名貢院,乃四方貢舉應試處,如果康達在涼州考過了,得文解入京,就是在這里面參加第二輪考試,決定是否能得到選人出身。

吏部選院,則是列榜處,凡經考試、捐納或原官起復的選人,都得定期到吏部接受銓選。

那個院子,對某些人來說,簡直是地獄。

因為一遍遍銓選,可能看到別的選人一批批被授予官職,然後自己三年又三年,三年又三年……

哦,也不至於十二年那么久,一般最長的就是十年,最終發配到窮縣,當個底層小官。

「吏部選院在後世西安還有個遺址,而更著名的大理寺,已經淹沒在了時光長河之中。」

李彥心中感嘆了一下,走進尚書省吏部。

他不需要去選院受折磨,因為已經當官了,來這里是辦手續。

眼見他愣頭青似的闖進來,一位令史走了過來,神情冷淡的道:「閣下來此何事?」

李彥道:「我名李彥,字元芳,新任振武校尉,來吏部報備。」

令史一聽是武散官,嘴角微不可查的一撇。

這地方掉塊木頭下來,砸到的官都可能比校尉大。

但見到李彥如此年輕,他倒是沒有怠慢,轉而去查戶部轉來的官籍:「李彥,祖籍隴西,因功入內衛……」

飛速掃了一遍,令史面色微變,笑容立刻浮上眉宇:「原來是裴侍郎大為稱贊的李六郎,哎呀,瞧瞧我這記性,真是不該啊!」

「裴侍郎……」

李彥眉頭一揚,這才想到裴思簡的另一位侄子。

不是太子妃裴氏那樣,沒什么血緣關系的同族侄女,而是從兄裴仁基之子,親侄子。

現任吏部侍郎,專管各級官吏的考黜升降,正四品上。

這人叫裴行儉。

而看著吏部令史前倨後恭的態度反差,李彥也笑了笑。

這個叫《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