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聖人神威!一網打盡!(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從神探李元芳開始最新章節!

「楊思儉,我們現在就去貞觀殿,聖人必須要倒下,新的局勢才能初步穩定!」

武後在長生院內等了又等,等了再等,還是沒等到一個忠心耿耿的內侍,喊來禁軍搭救自己,終於不再指望。

木已成舟,她此時所想的,就是怎么讓政變成功,不至於一敗塗地了。

楊思儉血絲密布的眼珠子轉過來,怒罵道:「你這毒婦,對於別人的孩子狠,對於自己的親生兒子也這么狠,真是喪盡天良!」

武後冷冷地道:「瘋夠了沒有?與其在這邊喋喋不休,還不如速速行動!難道你心中就半點不指望,能借本宮掌握局勢,將你的兒子從李元芳手里奪回來么?」

楊思儉臉色緩緩平靜下來:「好!我們走!」

臨走之前,武後尚且有心思來到另一面鏡子前,好好整理了一下儀態,開口道:「本宮面容憔悴,怕是壓不住那些外臣,你將解葯給本宮,事後再下毒便是!」

楊思儉斜了她一眼:「武二娘子,你就別想要解毒了,實話告訴你吧,這毒無葯可解!」

武後眼睛微微眯起。

楊思儉聲音尖利了起來:「你別不信,這毒毀身損氣,最是陰狠,你的身體確實健壯,中毒近一年,才出現了明顯的症狀,而一旦出現症狀,也就無葯可救了,你哪怕將神醫孫思邈招來,他也難以讓你恢復到以前!」

武後依舊不信,或者說她從來就不相信別人的話,只信自己的判斷。

正在這時,殿外倒是匆匆走進來幾名內侍,看都不看武後一眼,來到楊思儉面前低聲稟告。

楊思儉聆聽之後,咧嘴笑道:「不愧是太後,這樣倉促簡陋的勤王詔書,居然還有過半心腹應下,這些人都是你的死忠黨羽了,也同樣沒了回頭之路,就與我一起將東都攪得天翻地覆吧!」

武後深吸一口氣,漫步而出,身姿依舊高傲挺拔,維持著高高在上的儀態。

不過還未走出長生院,就發現不遠處傳來喧嘩,更有慌亂的聲響,似乎嚷嚷著失火。

武後停下腳步,看了過去:「那是陶光園的方向?」

楊思儉跟在後面道:「不,是玄武門!」

洛陽的紫微宮中,也是有一座玄武門的,在皇家園林陶光園的北部,楊思儉雖然瘋魔了,但思路依舊清晰:「我的人手已經從外郭城潛入早已荒廢的圓璧城,只要經由玄武門,就能進入宮城內部,掌控局勢!」

武後搖頭:「玄武門有北衙百騎把守,你們絕無可能由那里偷入宮城!」

楊思儉笑道:「我當然知道,所以才要將禁軍調走……玄武門,真是好名字啊!就不知道太宗陛下會不會保佑李唐王室,不再上演昔日的故事了?」

武後臉色陰了陰。

之前向楊思儉通風報信的內侍她觀察過,都是宮內品級較低的內官,給她當心腹都看不上的,這證明楊思儉雖然在宮內發展出了一些勢力,卻還遠遠不足以控制宮城,所以才要以她的名義令百官入宮,可如果對方的手下真的接管宮城防御,那一場大亂就不可避免了!

楊思儉似乎看出了她的所想,陰聲道:「如果以江山社稷為重,這個時候你該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了,太後!」

這時的稱呼充滿了濃濃的諷刺意味,而武後抿了抿嘴道:「別說無謂之言了,走吧!」

楊思儉立刻咯咯笑了起來:「想那高宗一生把持權力,最後卻留下一個病弱無用的兒子,和一個自私至極的婦人,這個江山也該易主了!」

說著說著,楊思儉得意到了極點,一路手舞足蹈。

直到前殿方向,一股更為龐大,幾乎是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傳來,將他的笑聲瞬間淹沒。

……

貞觀殿前的階前,李義琰近乎是一路小跑般沖了上來。

跟在後面不遠的裴思簡,步伐明顯有些蹣跚,很失態地喘了幾口粗氣,苦笑道:「請李公等一等,我不如李公這般老當益壯啊!」

李義琰露出歉然之色,大聲道:「是老夫焦急了,可這次太後禍國,恐將大亂!」

絕非危言聳聽,此時殿外聚了不少臣子,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批。

韋承慶、韋玄貞、許景等人站在人數較多的那批中,個個趾高氣昂,摩拳擦掌,還有不少禁軍站在不遠處,遙相呼應。

禁軍里面本來就有大量的士族子弟,自然也有著政治立場,此時他們的選擇不言而喻。

另一邊人數相對較少的臣子則愁容滿面,就算見到李義琰和裴思簡趕到,精神上也沒有多么振奮。

這倒不是說武後在朝堂上的支持者,一躍反超敵視的臣子,而是許多人都還沒有收到消息,或者嗅到大難將起,先安置家人,再遲疑著是不是進宮。

比如原本的五位輔政大臣,江南出身的來恆早已罷相,最為堅定的反天後黨郝處俊年初就病倒,面臨關鍵時刻鄭仁通則有些徘徊不定,宰相就只來了兩位,這其實就很能說明問題。

能義無反顧趕到的,都是對李弘忠心耿耿的臣子。

於是乎,武後的支持者們,聽到剛剛李義琰的禍國評價,立刻怒目而視,韋承慶和許景更是邁出一步,爭先恐後地呵斥:「你敢對太後不敬?」

李義琰是何等剛強的脾氣,立刻呵斥回去:「太後禍國絕非一次,老夫就說了,你們待如何……」

雙方對罵起來,裴思簡卻拉住他低聲道:「忍耐!忍耐!如果陛下真的病重,連基本的溝通都不能做了,那太後出面,於情於理都是應該的,先帝就有遺詔示下,李公一定要暫時忍耐!」

李義琰想到先帝留下的遺詔,不禁頓足道:「糊塗啊!」

李治原本准備「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皇後進止」,就是怕類似的情況發生,臣子趁機侵奪皇權,後來又擔心武後私心過重,於是增加了李元芳名字,采取一種兩人互相制衡方式。

但如今李元芳未歸,聖人一旦出事,就被武後鑽空子,宰相權力再大,但真的沒信心能壓制武後。

兩位老者齊齊嘆了口氣,倒是沒有考慮過聖人的身體到底如何。

因為他們也挺了解武後的,既然對方敢發動政變,那就意味著……

一道身影從貞觀殿內走了出來。

步子邁得很大,身子走得很穩。

於是走出了一股虎虎生風,雄赳赳氣昂昂的感覺,就像是將軍閱兵,威風凜凜。

由於殿宇較高,立於階下的臣子,首先看到的是靴子,然後再往上,那身熟悉的帝王袍服印入眼簾,不禁一怔,不敢置信地再往上看,徹底呆住。

那是一種呆若木雞,完全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甚至有人情不自禁地揉了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