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歲安書院開辦(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從神探李元芳開始最新章節!

「太學不公!

太學不公!

「嚴查舞弊!

嚴查舞弊!

盧俊義端著一杯香飲子,正有滋有味的喝著,遠遠就聽到前方傳來聲嘶力竭的吼聲:「這是怎么了?」

他的身後跟著一位眉清目秀的年輕人,聞言立刻踮起腳往那邊看:「阿郎,我們要不要過去瞧瞧?」

盧俊義身材高大威勐,鶴立雞群,只是目光掃了幾眼,就看到不遠處里三層外三層圍滿了人,又聽了聽大概的事情,搖頭道:「走吧,還是開武館的事情重要,別湊這熱鬧了……」

年輕人眼珠轉了轉:「阿郎准備開武館,林工資卻要辦書院,到底以誰為主呢?」

盧俊義不假思索地道:「當然是聽哥哥的,甭管是開武館,還是辦書院,只要兄弟們能一起練武,熱熱鬧鬧,就是舒坦!」

年輕人嘴動了動,不再多言。

盧俊義卻看了過來:「李固啊,你也是汴京人士,老是跟著我也沒個身份,何不回家去呢?」

李固趕忙做出悲傷之色:「阿郎這是哪的話,若無小郎搭救,小的早就凍斃於野,這份大恩大德是絕不敢忘的,還望阿郎不要驅趕小的……」

盧俊義失笑:「何時要趕你了?我只是覺得你留在我身邊,也沒甚出息,剛剛那太學……算了,都舞弊了,進去更沒出息!對了,你也可以來書院念書,指不定將來能考取功名呢!」

李固嘴角閃過一抹不屑,趕忙壓住:「林公子武藝超群,醫術高明,可也是武人出身,這開辦書院實在讓人難以信服……其實還是該聽阿郎的,開一家武館!」

盧俊義信心十足:「我哥哥這般人物,放眼天下也沒有幾位,別人辦不成的事情,他都能成,開個書院又算什么?」

「再說書院里面就不能練武了么?昨天哥哥還以嵩山少林寺舉例呢,那少林僧人就是念經里面最能打,打人里面最會念經的,在前唐也不是趁勢而起,成了天下第一名剎?如今周總教頭的武藝也是承襲於少林一脈呢!」

「你大可放心,入書院好好聽哥哥的,說不定也能習文有成!」

李固根本不信,故作嘆息道:「小的若是受文曲點化,是個讀書的料子,也不至於淪落街頭……小的倒是能算算賬,不知林公子的書院可否有這樣的機會?」

盧俊義道:「原來倒是有的,現在卻是用不到你了……蔣二郎!」

蔣敬正好從御拳館走出來,聞言看了過來,微笑道:「盧少郎,這么早啊!」

盧俊義道:「不早了!實不相瞞,我昨夜心情振奮,都未入眠,就期待著這一刻呢!」

蔣敬倒是沒怎么激動,他對於開辦書院其實也不看好。

北宋科舉取士規模日益擴大,社會各階層的求學需求越來越大,卻苦無其所,在這種情況下,書院應運而生,起到了填補官學空白,為廣大士子提供讀書求學場所的機會。

社會背景是一方面,具體的推行者也功不可沒,比如范仲淹,他不僅推崇古文運動,摒棄那些華而不實的駢文,還注重教育,走到哪兒,就到哪兒開辦書院,邠州、鄧州、杭州、青州、泰州等地區,都深受范仲淹辦學思想的影響,這些地區也成為了後世出進士相對較多的重要地區。

正因為北宋的教育,普及到了民間,使得獲取教育資源再也不是貴族官僚子弟的特權,才有了寒門子弟的屢屢及第。

但漸漸的,各地的書院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除去早已名聲在外的八大書院,剩下的有名儒坐鎮,才能屹立於士林之列,才能讓那些權貴富戶,願意將孩子送進去讀書,並且奉上豐厚的束脩(xiu)。

送「束脩」投師的禮俗,早在孔子的時候已經實行,當時是十條臘肉,隨著時代的發展,送給老師的見面禮不一定就是十條臘肉,也可以用其他禮品來代替。

如唐朝時期,就有人送酒肉或者絲綢,到了後來,給先生送的學費、酬金或者工資,也都稱為「束脩」了。

熱門的書院生源不愁,單靠每月的束脩就是一筆龐大的收入,過著名利雙收的生活。

而剩下來的書院,只能靠著較低的學費,吸引那些平民家的孩子入書院,積少成多。

所以究其根本,書院的關鍵還是學生。

學生多了,多出幾位進士,立刻名聲大噪,扶搖直上,學生少了,連續幾屆顆粒無收,那就算是八大書院,也會跌下神壇。

人總是追逐成功的。

而在北宋,教出進士的先生,就是成功,其他說一千道一萬,都是空話。

蔣敬經歷了這么多事情後,對於兄長也極為崇拜,他覺得兄長如果去考進士,是大有希望,但開辦書院是要教出進士來,這個難度就大不一樣了。

別的不說,他就很想當進士,能滿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