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軍隊正規化,第一版軍事班底(2 / 2)

高求哈哈大笑:「我可不謙虛,此來正是要帶著皇城司部下,與林總教頭一同北伐燕雲呢!」

且不說跟在他身後的高廉、裴宣、焦挺、秦明,在場的所有人都精神大振。

大宋自開國以來,無時無刻不想著從遼人手中奪回燕雲之地,可自從澶淵之盟簽訂後,兩國互為兄弟,大宋還要給歲幣以示友好,除非單方面撕毀盟約,否則完整的燕雲十六州是再也回不來了。

直到現在,遼人主動撕毀盟約,南下犯境,在經過了艱苦的抗爭後,這個千載難逢的反攻機會終於到來。

無論是出於想要揚名天下,乃至名留史冊的大志,還是遼人犯我們,我們也該狠狠打回去的朴素念頭,上下都提著一口氣,對於接下來的大戰極為期待。

當然,想要收服燕雲,比起在自己國內抵抗敵軍,難度可要大得多了,更關鍵的是遼國舉二十萬大軍入境,後來遼帝御駕親征時還帶著數萬斡魯朵,如今就算山東一路覆滅,主力在進攻大名府時也折損了不少,連帶著河東一路再分去五萬兵力,剩下的十二三萬精銳依舊是重中之重,所以李彥緊接著問道:「遼軍主力的動向如何?」

高求沉聲道:「我離開大名府時,府外的遼軍已經全部撤退,從方向上看,應是往河東而去了。」

李彥又問:「能確定嗎?」

高求道:「不能,遼軍派出了諸多快馬,截殺我們的斥候,只能通過痕跡分辨,不能具體跟上。」

李彥目光微動:「遼軍如果真的退兵,路線有兩條,第一就是掉頭進攻莫州、雄州和霸州,與我們鄉兵團激戰。」

「但如果遼軍真的當機立斷地撤了,這種可能性並不大,因為那代表它要用士氣最低落的狀態,與據險而守又士氣高昂的我們交鋒,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必吃大虧!」

「第二條就是去河東,走雁門關,回遼國西京道,相比起上面,這條撤退路線無疑更加穩妥,如果天祚帝願意聽從老成持重的南院樞密使蕭兀納,應該會選這條路……」

大家都很熟悉這位的風格了,聽這語氣卻是要有轉折的,高求趕忙問道:「難道還有第三種可能?」

李彥道:「確實有,也是最不理智的賭徒行徑,率領大軍,繼續南下!」

眾人怔住,盧俊義大為不解:「可大名府沒有攻下,遼軍繼續南下,豈不是重蹈當年孤軍深入的覆轍?而且遼軍要繞開大名府,早該繞了,為什么要拖到現在這個時候?」

李彥微笑道:「戰場態勢瞬息萬變,一位高明的將領,往往不是想出什么了不得的奇謀妙計,而是在相應的時機做出合適的部署,與之相反的,就是將正確的部署,用在錯誤的時機上。」

「如果之前遼軍見到大名府難以攻克,立刻轉進南下,雖然也是孤軍深入,但不失為戰略上的高招,可以讓因為遷都導致的中原混亂局勢雪上加霜,可那個時候,遼帝偏偏和大名府死磕,現在眼見實在是攻不下,後路又要被抄了,再繞開南下,無疑是很愚蠢的行徑。」

「我一直對於遼國的這位天祚皇帝,並不怎么看得上眼,正因為他是一個自作聰明的庸碌統帥。」

「遼軍內肯定有許多頭腦清明之人,恐怕架不住這位遼帝一意孤行,接下來軍情一定要探明清楚,看看遼軍到底是北上還是南下,這對於我們攻取燕雲之地,至關重要!」

說到這里,眼見大家都興奮起來,李彥又看向高求:「如今鄉兵團和鄉勇團也有數萬之眾,必須要明確上下職權,這卻要拜托高提舉了。」

高求毫不遲疑地道:「我本就署理河北防務,雖然無法授予官品,但讓鄉兵鄉勇變得名正言順,還是能夠辦到的!」

「好!」

之前在建兩個兵團時,李彥就注重這些細節,現在有了署理河北防務的高求背書,一切開始迅速正規化。

將鄉兵團和鄉勇團升為軍制,設軍、將、隊等編制,統兵官有統制、統領、正將、副將、准備將等,兵士接下來也要分為軍兵和效用兩類,前者戰場廝殺,後者充輜重、火頭、炊事等非戰斗任務。

根據目前立下的功勛,首次將級及以上的職位安排如下——

鄉兵團統領:花榮,鄉勇團統領:盧俊義。

正將四人:索超、史文恭、徐寧、張清。

副將四人:欒廷玉、李應、扈成、祝龍。

掌監造准備將:凌振、孟康。

又有參贊軍務兩人:朱武、吳用。

總探機密兩人:時遷、杜興。

李彥不受統制之位,不擔當具體職務,只任兩軍總教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