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六章 文武相輔相成,當無往而不利(2 / 2)

花榮道:「遼國部落眾多,尤其是邊地部族,一向需要遼帝的權威安撫,如今遼帝威望日漸衰微,這些邊地部族恐怕會最先倒向女真。」

李彥道:「失去了燕雲之地,遼國就從原本的半游牧半農耕國家,重新變為了塞外游牧國家,內部結構應該發生變化,這樣的變革對於一個英明的君主而言,都會十分艱難,天祚帝更是直接選擇逃避……」

「統治者最大忌諱,一是眼高手低,好大喜功,二是毫無擔當,自我麻痹,如果這兩點同時沾上,再好的國家都會被敗亡,隋煬帝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天祚帝雖然沒有到隋煬帝的程度,這兩點也是都有具備,先是好大喜功,御駕親征,如今受挫後,又沒有擔當,以狩獵自我麻痹,亡國之日不遠矣!」

對於帝王的評價,唯有這位燕王殿下才能評價,其他人只有聽著。

蔡京則默默記下這位分析的思路,權當沒有在歲安學院進修過的補課。

以他的地位和文采,未來教導太子的職責定有一份,相比起其他大儒急於輸出自身的觀念,他卻認為如何契合這位的觀念,才最為關鍵。

李彥其實沒有說透。

燕國的崛起,從某種意義上,就是吃了趙佶和耶律延禧兩位昏君的紅利。

但凡換兩個不是這么極品的皇帝,甚至是哪怕只有一位極品,燕國都不能在短短數年內有如此規模。

終究是卧龍鳳雛齊聚,燕國強勢崛起,但昏君不止對一方生效,現在燕國吃夠了,女真也開始吃紅利,趁機壯大。

別看女真人口少,統治根基虛浮,可一旦讓女真侵吞遼國的遺產,消化掉哪怕一半,都會產生無與倫比的巨大威脅,這點絕對值得警惕。

所以戰略目標一定要清晰:「針對女真撕毀和平盟約,侵占高麗領土,卑劣立國的行徑,不僅是我燕國不容許,遼國作為同盟,也必須厲詞譴責,由於遼國與其接壤,還得施以兵戈討伐,逼迫女真不得不與遼宣戰。」

「這一步要如何實現,諸位卿家可以好好商討,今日先到這里。」

……

「臣等告退!」

群臣起身行禮,神情凝重。

結合之前所言,這件事可不容易完成。

不過走出明德殿後,朱武和吳用眉頭微動,與蔡京商討起來。

盧俊義則和花榮、時遷低聲討論了一下,都有了一個類似的思路。

如果天祚帝這昏君無法帶領遼國壓制女真,那么就換了他唄……

等到了王宮外,雙方對上眼神,同時給出一個名字:「耶律得重?」

眼見有了默契,大家這才輕笑一聲,放心地各自離去,安排具體的計劃。

「機密部傳來緊急軍情!」

而剛剛回到都督府,時遷就收到了情報:「女真人在開京禮成江口的碧瀾渡,組建了船隊,有遠航之意。」

自從漣水軍一敗,各方知恥而後勇,效率再有提升,機密部也將大量的暗諜送入朝鮮半島,對於准確性,時遷並不懷疑,卻又覺得有幾分不可思議:「難不成這女真人奪了我們一批船只,就想以水軍襲擊我燕境不成?」

他不敢怠慢,將這條特意圈出,寫下命令:「再探!查明船隊兵員,配備武器,航行路線……」

當情報以最快速度傳回燕京,時遷先是詫異,然後悚然一驚:「高麗的漢民官員也在船隊里面,航行路線避開了我燕軍把守的航道,帶上這些人特意南下……這女真賊子,莫非是沖著趙宋,想挾天子以令諸侯?」

毫無疑問,對於只有武力,毫無底蘊的女真人來說,這無疑是明智的選擇。

但漣水軍潰了,還有張橫的臨江軍和李俊的通遠軍,對方如此作為,當真是險中求勝了……

此事干系重大,時遷第一時間將前因後果詳細寫成奏本,呈送入宮。

宮內的批示很快,短短半個時辰,奏本就重新回到都督府,只見後面寫著:

「不阻攔,不協助,靜觀江南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