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前有石敬瑭割讓燕雲,今有耶律得重租借遼地(2 / 2)

居然提出這么過分的要求,李乾順抿了抿嘴,最後問道:「各部的擒生軍呢?」

察哥道:「這點陛下倒是不必擔心,擒生軍已經荒廢,他們折騰不起風浪來!」

李乾順苦笑:「這可不是好消息啊……」

西夏除了中央侍衛軍外,還有地方軍和擒生軍。

李元昊立國時,將全國分為左右兩廂,每廂又分別劃分出六個地方軍區,各區設監軍司,負責指揮本區軍隊,各監軍司均彷宋制,立有軍號,並有固定駐地,如翔慶軍、神勇軍、和南軍、朝順軍、甘肅軍等等。

這些軍隊里面,以翔慶軍和神勇軍地位最高,滿編的話有十萬,全國監軍司所統軍隊總數約為五十萬人。

實際上,別看制度和宋朝很相似,但西夏自有國情,軍隊仍以部落為基本編制單位,出兵作戰時,以銀牌召各部落長,面授作戰任務,再由部落首領,統率其全部落的軍隊,參與大戰。

現在的問題,就是自西夏衰敗以來,各部落首領不願意參戰了。

畢竟這些年就沒打過勝仗,以前可以殺宋人,奪武器,扒盔甲,互市也能分到好東西,各部都踴躍參加,現在盡吃敗仗,而且西夏朝廷本來就不負責提供軍械和糧草,都是士兵自帶,這誰還願意來?

李乾順:你們要來了,我才能打勝仗啊!

部落酋長:你打了勝仗,我們才來啊!

陷入循環……

當然也不能全靠這些普通士卒,所以又有一支擒生軍,由各部落首領挑選精騎組成,共十萬人,顧名思義就是以生擒敵軍當奴隸為目的,這支軍隊在同北宋軍隊的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殘害了許多宋人。

結果也廢了。

因為依舊是老對頭西軍鎮守邊境,他們根本抓不到人。

以前中原王朝但凡改朝換代,四周異族都能得利,撿一撿便宜,可這回遼國被打得不能自理不說,邊境都不帶換人的,依舊是知根知底的熟面孔。

西軍轉為安西軍後,精神面貌還變得越來越好,武器軍械明顯提升,糧食也不是全靠堡寨屯田,得節約著過日子,由朝廷供給,自有肉食享用。

西夏連宋朝版的西軍都不過,更別提這種強化後的精銳,被打得找不到北,擒生軍也廢掉了。

李乾順深吸一口氣:「如此說來,朕如今可用之兵,只有中央侍衛軍了?」

察哥安慰道:「陛下不必擔憂,中央侍衛軍依舊強大,燕軍一旦入侵,各地部族更會奮起反抗,他們是不信漢人的。」

李乾順苦笑著搖搖頭:「不信漢人,是因為前宋沒有真心實意地給過他們好處,這位燕王厲害得多,朕至今都不明白橫山羌為何投燕,如果此族在燕境內生活得不錯,一切就不同了!」

察哥咬了咬牙:「既如此,我們更不可卻步於這兩國邊境!」

李乾順道:「你也力主出戰?」

察哥道:「若不能從遼國獲利,我們西夏恐有亡國之危……」

李乾順目光堅定下來:「不錯,一定要出戰獲利,才能團結各部,讓我西夏重新振作起來,你准備如何對敵?」

察哥道:「燕軍以步卒為主,此處無天險地利,也無城池依靠,僅憑他們修建的營地堡寨,可用輕騎繞道,兩面夾擊!」

李乾順問:「勝算幾成?」

察哥遲疑了一下,他剛剛已經觀察過燕軍的軍容,冷靜地分析:「應有一半,金人能和燕軍抗衡至今,也是靠騎兵優勢,我軍當不弱金人!」

李乾順卻變了神色:「有鐵騎和京師宿衛,只得一半勝算?此戰我軍若敗,朕也只能回京師苟延殘喘了,可有更穩妥之法?」

察哥微微搖頭:「燕軍比起宋軍強上許多,所幸騎兵稀少,我軍才有一半勝算,臣弟實在不敢誇大……」

李乾順沉默下去。

倒不是他畏縮,而是如今隨著自己來此的三萬軍隊,已經是在刨除鎮守京師等重地之外,所有能夠動用的嫡系部隊,相反對面只是燕軍里面普普通通的一軍。

對於李乾順而言,別說戰敗,即便是慘勝,他都接受不了,因為燕軍可以迅速拉來另一支軍隊,西夏卻根本沒那個資格。

片刻之後,李乾順開口問道:「能以戰逼和么?」

察哥磨了磨牙,低聲道:「臣弟盡力為之!」

「朕也得派出使臣了,先探一探口風!」

既然准備留下退路和談,派出使臣就是必要的了,李乾順招來一位漢民臣子,出使對方軍營,軟硬皆施,探明情報。

硬的方面,自然是以遼國的姻親和盟友身份,質問對方為何無故出現在遼國的土地上。

軟的方面,反正只要能得到好處,西夏要多軟有多軟。

然而使臣回歸軍營後,帶來的第一個答復,就讓李乾順瞠目結舌:「他們說雲內州是燕國的土地?已經被割讓了?」

使臣解釋道:「是御弟大王耶律得重所為,為回報燕軍驅逐金賊,將不少州縣租借給燕國,當羈縻府州……」

李乾順想到了後晉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沒想到現在風水輪流轉,輪到遼國割地給中原王朝了,但如此一來,那耶律得重豈不是會被國內群起攻之,畢竟割地求和,喪權辱國,太過恥辱……

很快他又意識到不對勁:「租借給燕國……這又是什么說法?」

使臣道:「租出去的地界,不是永久,以後遼國還能收回,但現在租借的地盤,也是燕地……那位呼延指揮警告我軍,不可踏上燕地一步,不然後果自負,勿謂言之不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