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章 重開日月承堯舜,再造乾坤接漢唐!(2 / 2)

但歷經了唐末五代,再加上前朝趙宋與周邊政權的摩擦交鋒,這種政策卻不適合如今的大燕,面對率領大軍入侵的金人,恰恰要舉起屠刀,殺之以儆效尤。

這個消息震撼了諸國,尤其是西夏君臣,更是寢食難安,李乾順終究不敢派出尋常使節,深思熟慮後,還是命李察哥親至,以朝貢順服的姿態,希望這個泱泱大國放過西夏……

相比起李察哥的兔死狐悲,街道另一邊,耶律得重派來自己的嫡子耶律得霖作為西遼使臣,天壽公主接到後,眉宇間就是由衷的歡喜了:「兄長可好?」

耶律得霖道:「拜見公主,大汗一切都好!」

答里孛道:「不要叫我公主了,我如今是大燕女官,即將往安北都護府任職……」

金亡國後,廣袤的國土被大燕毫不客氣地收下,並初步設立都護府制度。

大燕此前是沿襲前宋的各路,只是將燕雲路擴充為京畿,如今隨著疆域面積的不斷擴充,自然要重新劃分。

這項工作十分浩大,要安排各地官員,更要考察蕃民蕃將,初步將朝鮮半島和遼東半島,定為安東都護府,將漠北草原劃為安北都護府。

若論疆域,此時的燕比起大唐巔峰時期還要遜色,但未來同樣有發展的巨大空間。

所以在得知答里孛居然能去安北都護府,耶律得霖大喜過望:「燕帝陛下聖明,姑姑定能一展所長,為我契丹人爭光!」

答里孛喜歡聽這話,點了點頭,突然輕咦一聲:「蔡丞相和公孫大夫怎么都來了?」

不僅是她詫異,當一行人出現,為首的正是朝中兩大重臣,丞相蔡京和御史大夫公孫昭時,人人都為之側目。

耶律得霖道:「這兩位是迎接金國的囚犯么?」

答里孛搖頭:「金人沒有那么高的待遇,肯定是迎接犧牲的將士棺槨歸國,但朝廷重臣一般只來一位……」

車內的完顏吳乞買和完顏宗翰發現兩位紫袍官員上前,還緊張地准備起來,生怕說錯了話,結果雙方擦肩而過,蔡京和公孫昭看都沒有看上一眼,迎向後續進城的隊伍。

那是戰死疆場的烈士棺木。

這個儀式已經舉行過很多次,之前戰死在長城之外的燕軍將士,都被這般送入京師,撫恤安葬,記以烈士待遇,出面迎接的朝廷要員,不是蔡京、公孫昭,就是盧俊義和花榮。

此番除了燕軍將士外,還多了一人。

鄧飛護送著宋江、鮑旭、穆弘、穆春的棺木,也在隊伍之中。

他本來還想去山海關,但很快知道,梁世傑早就命令士兵收斂義士李逵和孫二娘的屍體,倒是不需要再跑一趟。

「哥哥,我們終於回中原了……」

踏入繁華的京師,看著一張張同族的面龐,鄧飛捧著宋江的靈位,忍不住淚如雨下。

而蔡京和公孫昭對著戰死將士行禮完畢,來到後方,迎接馬車里面的章惇:「章公!」

章惇曾經是蔡京的上司,也為公孫昭請過命,是以兩人都來迎接這位老相公歸國,安享晚年。

然而呼喚許久,里面都沒有聲音。

兩人對視一眼,心頭一沉,拉開簾布,就見章惇坐在榻上,雙目緊閉,嘴角輕輕含笑,再無氣息。

北上六載,金終覆滅,前宋宰相章惇榮歸故土,逝於燕京,享年七十八歲。

耶律得霖遙遙目睹這一幕,了解清楚身份,由衷地道:「對於前朝官員如此善待,怪不得現在草原上的部落,都紛紛請求大燕設州郡,希望成為編戶齊民,漠南為郡縣,漠北無王庭,真是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你漢話學得越來越好了!」

答里孛笑了笑,微微點頭:「當今至尊有言,他的期許是承接漢唐輝煌,如今看來,大燕當有光耀萬邦,流芳千載的成就!」

正當兩人對話之際,收斂好章惇屍體的公孫昭,看向了一個方向:「前輩?」

一道寬袍大袖的身影,同樣默默注視著這仇敵入京,各邦來朝的一幕。

「我名『左命』,誅弒母昏君,定天命正主,重開日月承堯舜,再造乾坤接漢唐!」

這位前輩當日在大宋皇宮外的宣言,回盪在耳畔,公孫昭突然意識到了什么,眼眶一紅。

果不其然,當隊伍一路遠去,那襲寬袍也邁步轉身,瀟灑地匯入百姓人流之中。

從此以後,天下再無這位傳奇的蹤跡,只為後世留下了無數逸聞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