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滿載而歸(2 / 2)

仙緣無限 雪域明心 1631 字 2022-10-12

這也是葉秋離沒有花費太大代價就能將它學到手中的最關鍵原因,因為武當派其實早已經知道這門功法根本不可能修煉成功,別人就算學會了,對他們也沒什么太大的影響。

說起來,他們用這樣一部只有象征意義而無實際價值的《魚龍九變》,從葉秋離手中換到14顆極品靈丹,完全是賺大發了。畢竟,葉秋離也只是簡單瀏覽了一遍,張三豐的手書原件依然好好地收藏在武當山上呢。

言歸正傳,其實張三豐最初修煉武功的時候,學習的也是武林中最正統的武學功法,並沒有創造出《魚龍九變》這樣一門與眾不同的修煉心法的念頭。當然了,那時的他也沒有能力創造一門全新的修煉功法。根據他在自己的修煉手札中的記載,他是在先天大成,即將突破神話境界時才開始嘗試這種全新的修煉方式。

當時,張三豐在與自己的徒孫——明教前教主、也是先天大成的頂級高手——張無忌交流武學經驗時,深入探討了張無忌所學到的《九陽神功》、《九陰真經》、《乾坤大挪移》等各門絕學。在討論《九陰真經》的時候,他被經中記載的真經創始人黃裳的修煉過程觸動了心思,一時心血來潮,萌發了自己也嘗試一番的想法。最終,在經歷多番探索與風險後,成功創造出《魚龍九變》這種截然不同的修煉方法。

綿延數千年的武學歷史中,天才人物層出不窮,而黃裳,正是其中最為耀眼的一個。他原本並不是武林中人,只是一個幫助皇帝整理、編寫《道藏》的文官,在編完3000卷《道藏》後,突然間便因為熟讀道門經典而融會貫通,悟通了道法真諦,一氣呵成地創造出武林絕學《九陰真經》。

只可惜,創出真經時他已經40多歲,早過了修煉武功的最佳年齡,全身筋骨經脈都已經老化定形,修煉起來不但十分辛苦,還非常緩慢,完全就是事倍功半,看不到多少成功的希望。

如果是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很可能就此放棄了,但是黃裳倒底是千年罕有的不世奇才,他根據對道門經典的理解,深入研究了武學、醫學等科目,成功創造出一種奇特的修煉功法——易筋鍛骨**,通過後天的鍛煉,從外向內,不斷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使得自己最終能夠修煉《九陰真經》,成為一代武學宗師。

這段歷史中,最讓張三豐感興趣的就是黃裳創造的易筋鍛骨**,這種通過後天的鍛煉改造,由外向內,不斷強化和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使之資質更好,更適合修煉武功的方法給了他極大的震動。

一般人修煉武功都是一個從外而內,再由內而外的過程,先是鍛煉身體,增強氣血,然後通過冥想、入定等方式,轉化氣血力量為內力真氣,流轉於經脈穴道之中,存儲於丹田氣海之內。等到修出真氣內力後,再通過真氣內力溫養、調整臟腑氣血,改善身體狀況,從而掌握更大的力量,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延年益壽。

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早期的身體鍛煉稍稍增強了練武者的身體素質外,後期的修煉主要集中在了真氣內力的提升和純化上面,即使涉及到身體的部分,也是以溫養、微調為主,在肉身筋骨上的強化程度並不高。

因此,到了生命後期,壽元將盡的時候,武學高手的身體同樣也會迅速衰退,基本上都是靠著深厚的功力修為維系自身的存活,真氣修為越深厚,存活狀態就越完好,一旦破功,修為流失,整個人立刻就會迅速衰老死亡,從來沒有依靠自己本身的強橫筋骨以及強大生命力,而長久維系著生存的事例。

這也是江湖中一直流傳著「老不以筋骨為能」這句話的原因,除了因為那些武林高手確實在境界上面超過一般人,不再以爭強斗狠為念,專心致志追求精神層次的提高外;他們的身體機能慢慢衰老退化,已經不能再次支持劇烈的搏斗,也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原因。

這樣一個在普通人看來已經習慣成自然的現象,卻是引起了張三豐的懷疑。他開始疑惑,傳統的武學修煉功法究竟能夠達到什么樣的境界,它是否是人類進化自身的唯一道路,修煉者們在這條道路上堅持不懈地走下去,是否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與此同時,在遼闊無垠的自然界中,那些有別於人類的原始生物卻給張三豐展示了另外一種進化之道。

在那全靠優勝劣汰的自然規律維持運行的世界里,殺戮與生存乃是一個永恆不變的主題,同一種類的生物中,身體越強橫、力量越強大的個體,其生命力就越旺盛,能夠存活的時間也就越久。即便是不同種類的生物之間,身體強橫的種群也往往能夠占據更多的生存資源,能夠更好地傳承自己的血脈。

這些生物並沒有如同人類一樣發展出修煉文明,也沒有掌握什么奇特的能力,但是它們卻成功地生存延續了千百萬年,一直未曾滅絕。它們生存的基礎,自然就是那強橫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