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時思退(2 / 2)

長生 風御九秋 2665 字 2022-10-14

「新官上任第一天就不上朝,你膽子夠大的。」倪晨伊說道。

「不止今天不去,以後我也不去,」長生擺手催促,「你帶來的人都在外面等著你呢,快走吧。」

倪晨伊剛想接話,楊開自外面走了進來。

倪晨伊不便繼續滯留,沖楊開打了個招呼,轉而出門帶著倪府眾人去往長生所住院落。

只看楊開的表情,長生就知道今日朝堂之上沒有意外發生,即便如此,仍然出言問道,「如何,今天有沒有人參我?」

「沒有,竟然無人提及此事。」楊開搖頭。

見楊開站立堂下,長生指了指主位西側原本屬於御史中丞的座位,待楊開走過去坐下,又問道,「昨天挨打的那個刑部尚書上朝沒有?」

「去了,」楊開點頭,「刑部郎中吳奇諫也去了,雖然面目青腫,滿朝文武卻視而不見。」

長生緩緩點頭,這樣的結果也在他的意料之中,皇上曾經單獨召見過他,對他的脾性和心智有所了解,再經過昨天早朝所發生的事情,皇上應該知道他昨天午後的所作所為是為了麻痹閹黨。

「大人,今日早朝皇上看了我一眼,眼神之中並無不滿。」楊開說道。

長生低聲說道,「以後我都不會去上朝,你每日上朝注意留心皇上的眼神,他身邊有奸臣眼線,不便單獨見我,我也不便前去見他,門下省和中書省魚龍混雜,我也不敢隨意上書,他知道你我乃是摯友,可能會用眼神向你傳遞信息。」

楊開知道這番話的分量,重重點頭。

長生又道,「上朝時只聽不說,任何事情都不要奏稟,除非我讓你參奏。」

楊開不太明白長生的意思,卻仍然點了點頭。

「你自去忙,」長生站立起身,「我去住所看看倪晨伊在搞什么。」

楊開起身,二人一同離開公堂,分往各處。

後院里鬧哄哄的,院子里是拆牆搬磚的工匠,屋里是倪府的家丁和丫鬟,長生進屋時倪晨伊正在給他更換被褥,親手為其鋪床。

除了幾套被褥,倪晨伊還帶來了不少衣物,都是為他趕制的,除此之外還有臉盆,面巾,暖爐,茶壺,燭台等物,包括茶葉,干果,點心等吃食也帶來了不少。

東西既然已經搬來了,長生也總不能再讓她搬回去,好在倪晨伊帶來的這些東西並不花哨,不管是顏色還是器型都頗為厚重。

倪府眾人尚未離開,跟著大頭前去買馬的捕頭們就回來了,三百匹馬全買回來了,由幾個賣馬的胡人驅趕著送貨上門。

大頭沒有一同回來,找地方趕制名刺去了。

胡馬比中原馬匹要高大強壯,跑的也快,不過價格也貴,尋常馬匹五兩一匹,胡馬要八兩銀子。

一下子增補了這么多馬匹,馬廄不夠用了,好在房舍有的是,可以加急改建,這可忙壞了那群工匠,人手不夠只能一分為二,分出幾人帶著御史台的捕快去改建馬廄。

就在此時,衙役又跑來稟報,只道戶部侍郎前來拜訪。

一聽戶部侍郎來了,長生立刻知道昨天在公堂之上所說的話泄露了,他昨天在聽聞戶部拖欠御史台官吏俸祿之時曾經說過要給人家點兒顏色看看,戶部這是聽到風聲,過來「投案自首」來了。

其實也不怪戶部如此緊張,一個連刑部尚書都敢打,打了之後還沒事兒的御史大夫,天知道他接下來會看誰不順眼,主動上門攀交示好無疑是明智之舉。

長生懶得見客,眼見難得清凈,干脆帶上那摞律法書籍躲了出去,御史台離北面宣武門較近,此番他便騎馬自北門出城。

原本是想自山野之中尋個僻靜之處待上半日,奈何冬日寒冷,外面待不住人,好在附近有驛站,他便跑去了驛站。

驛站的驛卒此時正在談論昨日城中發生的事情,誰曾想說曹操曹操到,堂堂御史大夫竟然親自過來巡視驛站,這給驛站的驛丞和一干驛卒嚇的亡魂大冒,好在這位年輕的憲台大人並不像傳說中的那么囂張跋扈,只是尋了處搭有火炕的房舍安靜看書。

午飯是在驛站吃的,擔心驛丞亂操持,長生便點名要吃湯面,吃過午飯也不走,他挺喜歡驛站的火炕,未時不過他便將帶來的書籍看完了,隨後又睡了半個時辰。

醒來之後也不急於起身,而是閉眼躺卧,沉吟思慮,他想的不是後天正試比武的事情,而是如何鏟除閹黨。

大的方向之前已經想好了,韜光養晦,時機一旦成熟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閹黨一網打盡。

他此番想的是如何拿捏時間,掌握節奏。

思考一件事情,誰也不能一下子就想到一個完整且成熟的好辦法,都是根據實際情況先想出一個大致可行的思路,然後逐漸推敲細化,最終豐滿成形,長生雖然天賦異稟,絕頂聰明,思考問題也逃不過這個過程。

長生知道自己很聰明,但同時他也知道對手很聰明,都說姜是老的辣,此言不虛,與老奸巨猾的閹黨斗智斗勇,他一點把握都沒有,時間拖的越久,閹黨對他了解的就越多,形勢對他就越不利。

閹黨之所以敢讓他接任御史大夫,正是因為小看了他,認為他年紀小,再怎么聰明也不可能多智近妖。

他的職務是皇上委任的,閹黨不是傻子,不可能不知道皇上為什么要任命他為御史大夫,也就是說閹黨已經猜到皇上想讓他干什么了。

接下來他還要讓閹黨吃小看他的虧,在閹黨看來他即便要肅清閹黨,整頓吏治,也必然需要摸清情況再下手,而摸清情況是需要時間的,他要在閹黨認為他不可能動手的時間動手。

他原本是個道士,對長安的情況一無所知,正常情況下想要摸清復雜的朝局和官員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至少也得一年的時間。

但他撐不了那么久,周圍不止有皇上的眼線,還有閹黨的眼線,在這一年之中他就算再怎么謹小慎微,再怎么收斂心智,也一定會在不經意間露出馬腳,隨著敵人對自己了解的越來越多,忌憚和防范之心也會越來越重。

他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如果閹黨徹底摸清了他的底細,正面交鋒,斗智斗勇,他一定不是對方的對手,自己一路上顛沛流離,飽經磨難增長了心智,而對方幾十年的官場也不是白混的,這么多年的鹽巴也不是白吃的。

一年絕對不行,半年?

也危險,對手太厲害了,皇上都能摸他的底細,閹黨自然也能,如果掌握了他離開王家夼至今所做的所有事情,不但能推斷出他的脾性,還能推斷出他的心智在什么層面。

三個月,最多三個月,最晚來年正月里就得動手,在此期間也不能輕敵大意,裝傻充愣一點用都沒有,要略微斂藏自己的心智,努力顯露自己的鋒芒,在面對閹黨拉攏時也不能立刻假意應承,要表現出堅定之中略有松動。

這三個月可不好過,他昨日毆打下屬,為的是有朝一日動手鏟除閹黨,下屬能夠立刻執行。

買馬也是如此,正所謂兵貴神速,一旦動手,必須快中求快,不給對方任何通風報信的機會。

想好了大致的輪廓,長生睜眼坐起,暗自給自己鼓勁兒,似這種勾心斗角,絞盡腦汁的事情他很不喜歡,說白了就是他並不喜歡混跡官場,好在這種勾心斗角的日子不會一直持續,閹黨倒台的那一天,也就是他解脫的那一刻。

一來他自己想要解脫,二來哪怕自己還想當這個御史大夫,皇上也不會允許,因為皇上讓他當御史大夫只是因為他是對付閹黨的最佳人選,而朝廷一旦太平,他的這種心智和脾性是不適合繼續擔任御史大夫的,因為到得那時皇上就會發現他有當頭領的潛質,會對自己構成威脅。

日落時分,長生離開驛站,騎馬回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