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滅絕師太模式(1 / 2)

在接下來的兩百余年里,人類文明的科技水平發展極快。

雖然由於太陽系被封鎖,人類無法踏足外界,導致科技發展略顯畸形,但在內部資源的發掘上,人類做到了極致。

上次陳鋒過來時,直到最後關頭才反應過來太陽系被壓縮,光速低於三十萬公里每秒。

但這次情況卻截然不同,人類在建成戴森膜之後,便已經意識到光速和空間的改變。

但這並未如陳鋒曾擔心的那樣,對人類的科技發展造成什么困擾。

地球人的適應能力比陳鋒想象的強很多。

鍾蕾曾勸陳鋒,你別把文明當成個小寶寶,不需要小心翼翼去呵護。

現在的情況,完美的驗證了鍾蕾的那句話。

科學家們很自然的適應了變化後的光速下新的宇宙物理規則,並無大礙。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人類的確是在入侵者畫下的棋盤中掙扎。

既然宇宙規則都被改變了,人類不得不在對方扭曲的規則之下發展科技,那么理論上,不管人類做出再多努力,都無法跳出入侵者畫地為牢而成的桎梏。

如果不是s菌帶來的大災變錘煉了人類的韌性,或許在意識到這一點時,所有人就都崩潰了。

但是並沒有,人類依然在沉默中蹣跚前行。

s菌幾乎摧毀了整個文明,但卻又陰差陽錯的給人類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哪怕是困獸之斗,人類也想崩掉入侵者兩顆牙。

陳鋒感受到了世人的這種氣概,並沉醉其中。

讀完歷史,已是凌晨四點,陳鋒伸了個懶腰,躺倒床上。

但他並未馬上入睡,而是墊高了枕頭,抽絲剝繭的分析著自己迄今為止收集到的所有訊息。

閱讀歷史的價值並非是為了消遣,而是要從過去已經發生的事情中,探尋可用的情報與客觀規律,為制定未來的計劃而提供理論依據。

謝爾蓋的判斷完全正確。

s菌的誕生,是入侵者在發現《世外之歌》的思維滲透失效後實施的補救行為。

只是或許入侵者也沒想到,這樣狠毒的計謀竟在人類萬眾一心的反抗之下失效了。

人類的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最後非但沒有因此而敗落,反而發展得更好了。

這說明入侵者雖然強大得不可思議,但也會走出一步不太美妙的臭棋。

陳鋒的信心被極大程度的鼓舞了。

在他心中,入侵者不再強大得那么令人絕望。

s菌這步棋,敵人沒走好,那么又暴露出一個對方的弱點。

太陽系屏障的降臨,與入侵者戰艦的抵達之間的五百年時間差,應該是固定的。

在他們的戰艦抵達之前,只能依靠對太陽系屏障的遠程控制來玩些「小花招」。

他們的行動並非毫無限制,一定有個局限。

不然s菌應該會更強。

又或者,他們根本不必如此大費周章,又是《世外之歌》,又是s菌的。

這里面藏著個不易被人察覺的悖論。

太陽系屏障如此恐怖,毫無征兆的就出現,甚至能壓縮空間,科技含量高得完全不可理喻。

入侵者本身卻極度畏懼與人類真正接觸。

並且眼睜睜看著s菌戰略失敗,人類因此變得更強,他們也沒有加快速度以縮短抵達目的地的時間。

時間往前推。

理論上最可能的情況是這樣的,入侵者的探測器捕獲到了某台旅行者,解析其數據,並將數據發回對方大本營。

大本營做出響應,投放恆星系級封鎖屏障,派遣戰艦往這邊趕來。

封鎖屏障實現了跨越超長距離的瞬間旅行,於2500年抵達,並開始捕獲與封鎖太陽系。

戰艦卻吊在了後面,且無法抹除五百年的航行時間差。

這太不合理了。

擁有太陽系屏障這種科技水平的文明,不該如此輕易的受到空間距離的限制。

其主要作戰單位完全該早早的在太陽系外開個蟲洞之類的超光速飛行,幾乎與屏障同時抵達。

如今這樣,只能是因為,太陽系屏障與對方戰艦航行速度體現出來的科技含量,有著天塹鴻溝的代差。

陳鋒得出了結論。

太陽系屏障與入侵者自有的科技體系不相容!

這不是屬於他們這個文明的東西。

生產與制造屏障的,是另一個更加強大與先進的文明。

這狀況,大約等同於當年歐洲人登陸美洲,介入兩個原住民部落的戰爭,以糧食和建築材料為支付條件,向其中一個原住民部落提供了火銃火炮。

陳鋒又一次激動起來。

這又是一個入侵者的巨大弱點!

嗯,記下小本本。

他的思維再度回到另一件事上。

以前,入侵者利用思維滲透,將一種超微粒子潛伏在指揮官們的小愛好承載物中。

在大戰在即的關鍵時刻,他們激活了這種超微粒子,將這些小愛好承載物轉化為反物質炸彈,瞬間摧毀人類龐大的艦隊。

後來,陳鋒讓歐青嵐給這超微粒子起個名字,

兩人將其起名為涉粒子。

這次指揮官們的小愛好沒有了。

一方面是《世外之歌》失效了,另一方面,陳鋒認為,這一次應該也沒有涉粒子炸彈的存在。

因為通過遙控太陽系屏障對人類命運形成干涉的行動,需要消耗某種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