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自己挖坑自己埋(1 / 2)

歷史只記載了已經發生的客觀事實。

世界政府為什么會組建失敗?

關於這個問題,雖然有不少史學家從不同角度去分析,但並無一人的結論可以得到毫無爭議的廣泛認可,所以史料中沒有明確記載,點開欄目後會彈出子項,里面全是各種論文與講座視頻。

但陳鋒統統不看,因為他自己已經找到了確鑿的答案。

自從他「死」在bgm中後,聽《鋒芒畢露》的人變多了。

這首歌的傳唱度本來就極高,聽眾極多,即便八十年過去也時常被人單曲循環。

2123年,他用命秀了全人類一臉,隨後他這段音頻被選進了世界各國的初中歷史教材,成為後世人研究他生平履歷的必學內容。

學生們在首次學習這段內容時,後半截的《鋒芒畢露》順帶也得聽了。

這點小小的變化不斷放大,造成的後果就是幾乎每代人中的每一個,在其成長歷程中都會至少聽到一次完整的《鋒芒畢露》。

然後,部分性格契合又具備巨大潛力的人很容易迷上這首歌,即便不是最愛,至少也是經常單曲循環的必點曲目之一。

這般現象直到2500年後並未減弱,反而由於陳鋒准確的「預言」了外星入侵者的降臨,又起了一波大熱度。

這代的世界各國領導人大多沒少聽《鋒芒畢露》。

一切都如音樂鑒賞素養極高的陳鋒所料,這首歌可讓有才情的人更自信,更偏執,悄然產生更偉大的抱負與更堅定的意志。

本來這問題也不大,起碼在2500~2520年這二十年間沒大礙。

2500年開始,太陽系屏障出現,太陽系中開始彌漫的《世外之歌》剛好與《晨風》互相抵消。

2519年末,s菌降臨,耗盡入侵者在太陽系屏障中可遠程操控的能量,抑制人類情感催生奇怪癖好的《世外之音》停止播放,激化人類情感提高個性活躍度的《晨風》一枝獨秀。

《晨風》全太陽系無差別掃盪,《鋒芒畢露》點對點突破,兩項疊加之後,出事了。

二十六世紀初信息極度發達。

階級依然存在,貧富差距依然不可避免。

在極端信息化的時代下,執政者的一切小小舉動都很容易被無限放大。

但凡能力差點的人,在其位不能謀其職的,稍微被抓出些漏洞便會瞬間傳得世人皆知,幾代榮華頃刻間付諸東流。

階層看似固化,實則迭代極快極猛。

固化的是階層,而不是這階層里的人,就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你方唱罷我登場。

能在這種殘酷競爭中爬上各國執政者高位的,無一庸才。

優秀人才可以從《鋒芒畢露》中吸收精神,受到感染,追求更極致的自我成就,進一步導致了階層分化。

優秀的政治家與政客本就擅長煽動情緒,自身的情緒也相對容易受到感染,幾乎不可避免的會受到《鋒芒畢露》的影響,個人強者、群體強者、國家種族的自我強者意識形態全方位崛起。

結果就是每個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代表在做出決策時,即便努力克制自己,也難免多次出現情緒化的判斷。

所以世界政府錯過了2520年一蹴而就的最佳機遇。

並且由於人類戰勝s菌的過程太過容易,且學者們很快發現了人類的第二次飛速進化,基因喚醒度不斷提升,一種狂妄自大的情緒不可避免的產生了。

大國相互間誰也不服誰,不肯讓出主導權,堅定的認為自己才是救世主。

大國的意識形態無法協調統一,小國自然無能為力。

陳鋒利用個人成就千辛萬苦拉扯而成的統一意識形態慢慢支離破碎。

接下來,世界各國競爭激烈化,多次發生戰爭。

由於頭頂大敵的存在,大國之間相對克制,並未爆發烈度超標的世界大戰,只各自不斷的扶持代言人並爆發代言人間的區域戰爭,以及大國相互間的貿易戰爭。

第三世界國家被迫成為代言人,被卷入戰爭,民不聊生。

自古以來,戰爭從來都不是溫柔的。

連年亂戰中,代言人小國免不得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強國哲學被貫徹到了極致,強者越強,弱者凄涼。

即便2687年,各國跳過太陽能光翼,一步到位的建成了戴森膜,能源問題再次煙消雲散,世界格局也並無改觀。

這近四百年的戰爭史讓陳鋒這個始作俑者都不忍目睹,迅速掃過,內心久久不能平復。

但倒也不全是壞消息,在如此活躍的內部競爭驅使之下,人類的科技進步反倒再又提速,譬如他曾使用過的老式機甲早在2650年便出現了。

中間還穿插了近五十年奉行徹底無接觸戰爭理念的純戰艦時代。

只不過太空戰爭中大型戰艦更容易成為重點打擊目標,移動不便,作戰理念顯得過於僵化。

不發展單兵武器,人類個體進入太空環境又毫無反抗之力。

人類的基因喚醒度也一直在提高,單兵的重要性漸漸的又跟了上來。

再加之人類的假想敵又是作戰風格無法揣度的入侵者,必須發展多種作戰模式。

在種種原因的驅使下,此後與青龍甲、星鋒甲、晨風系統相似的裝備也陸續出現並被淘汰。

總之,從2530年到2919年的389年歷史,是一本大國百姓安居樂業蓬勃發展,小國百姓背井離鄉掙扎求存的畸形戰爭史。

隨後,有一個「人」瞬間終止了人類內部的戰爭,讓局面頃刻間天翻地覆。

2919年,劇變驟生,超級智慧——鐳自量子網絡中蘇醒,並向人類打了一聲招呼。

它瞬間終結了內戰,並掀起了另一場更殘酷的母文明與子文明間的背叛之戰。

接下來的時代進程陳鋒之前便已經看過,不再浪費時間。

他合上史料,開始陷入漫長的思考與自我總結。

他先去分析前五百年歷史。

人類依然割據整整五百年,並且即便有他這個科學和藝術領域的雙重領袖的潛在影響,競爭形態依然比過去更激烈。

很可能是他過於認可詹姆斯·迪亞茲導演的競爭理論,在自己一生的成就中不知不覺留下了過於強烈的競爭意識。

也可能是人類天性如此,且隨著科技被拔苗助長,越發達越失控。

問題又回到原點,如果有一位偉大領袖指引前路,那么這緊隨其後的次級競爭意識可以往純粹良性的方向發展。

但如果不能偶然誕生偉大領袖,又不曾經歷近乎滅族的重大變革,那么無論陳鋒如何努力,在2500年前,世界政府都無法達到一個穩定運行的狀態。

把人類歷史再往前推五千年,《三國演義》第一回第一句曾有言「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