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章 撿起『人性』(1 / 2)

出籠記 核動力戰列艦 2212 字 2022-10-16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出籠記最新章節!

「我現在走向何方?」當戰爭結束後,衛鏗集群內在如此話題上,一些「自我和社會文明發展關聯」的討論越來越多。這種一個個自我想法的邏輯解析,重要性不亞於戰爭時期衛鏗任何一次對「消滅外部」問題的思考。

在公元2433年開春的生產和發展過程中,

隨著二十艘船舶在珠江上開通了航線,衛鏗的定居模式不再是單一的聚落,而是上百公里范圍內,四十條河道上,一系列的單一煙囪廠房、居住地,防御碉堡集成據點星羅棋布。

近古信息工業革命時期,也就是二十一世紀,產業的配套,可以利用便捷的交通線達成。

某個心血來潮想要自造一輛汽車的家伙發現自己缺一些零件,沿著交通線去找,河東王村在做螺絲釘,河西李村在做扳手,買了這兩樣東西,覺得還要電焊,哦,向北走兩公里,找錢老板,他的廠能造,然後發現自己缺軸承,沒關系,仍然能在交通網范圍內找到可以給自己供貨的廠家。而這就是產業配套區。

衛鏗現在的工業技術並不復雜,其實一整個產業園就能裝下來!十九世紀末期工業模式就是點模式,西方列強完成一兩個產業園的工業城市後,就能在海外開辟大量殖民地為中心供應原材料。

但是衛鏗要的不是這種蒸汽機中心鍋爐對周圍輸送壓力的文明模式,而是電力體系上所有點並聯後,一起通上電的共同發展模式。

在最初的居住地到現在的新聚集點,一船船紅磚,沿著河道網絡找到合適地皮,然後直接占下來,建造大院子,對該地區的原材料就地加工。

每一個據點上只有二三十個衛鏗,當然了,隨著今年的商人們試探性送來了犯了事避罪的青壯年,有些廠子內的雇工數量已經大於了衛鏗的數量。

某種程度上這種分散式據點分布,是衛鏗讓這里的本地人們更容易習慣於和少量自己相處。而不是在一個地方被大量自己包圍,產生恐怖谷效應。

而衛鏗這樣規劃,將自己的潛力放大了!河道上百個據點,每一個據點在河道船舶溝通下維持著統一生產力的同時,也有著比單一產業園更加強大的擴張力。

至少,一個據點就一個樓,外圍都是空曠地帶,只要人來了,隨時就可以擴建!

整個粵地至少二十個人類大型聚落,五十萬幸存者。

現在衛鏗在平原上完成了對其余基因群落的排斥。下一步就是需要把這個時代的人類吸納到平原上,一體化整合。

現在在每個據點內,組織生產的衛鏗正拿著教材對新加入的雇工們進行再教育,灌輸舊時代生產知識,同時讓他們理解自己與社會運轉過程的關系。

在平原上,衛鏗正在積極努力和人類交流,試圖建立一個社會秩序。然而在外圍區域探索的衛鏗卻在進行著破壞,肆無忌憚,放棄了底線的破壞。

今年開春的時候,萬物剛剛得到雨水的滋潤後。

完成換裝的衛鏗再度闖入了稍稍干燥的叢林,由於現在衛鏗能清晰地感覺到群落的生命輻射,且有了突擊步槍,輕機槍等武器。衛鏗探索隊的人數再次下降到了三十人一組。按照地圖上劃分的區域,一路上對一切遇到的生物個體都進行了摧毀殺戮,掃完之後開始放火燒山。

大火吞沒了一個個山頭,在火焰過後,站在高處的衛鏗重新構建了地圖,調查河流水文資料後,交給系統建模。

做了詳細的評估後,衛鏗在幾十個地點的山體上鑽炮眼,埋設炸葯,隨著轟隆的一聲響,在煙霧中一些山體塌了下來,堵在了一些現在是小溪的溝壑上。

一邊建立秩序,一邊破壞著秩序,故,矛盾的行為,衛鏗集群內出現了對自我剖析的需求。——人類就是這么復雜,當行動超出了傳統欲望可以解釋的范疇後,想要持續行動,而不是幼童的三分鍾熱度,需要更深的內核思維支撐。

溯源的衛鏗首先開始定義過去社會對自己的影響:當一個人在社會狀態下成長後,會被社會灌輸各種條條框框的概念,並且默認應當遵守。如果不遵守,就會遇到懲罰。

有些自私的衛鏗開始進一步批判:對於一個單一普通人來說,有些條條框框是在自己參與的社會合作中對自己利大於弊的。而有些條條框框對自己來說,其實並沒有多少幫助,僅僅是幫助統治者們維系統治的禮教。

這時,不斷翻閱記憶中歷史資料的衛鏗試圖開始總結歷史規律,在這種總結分析中,由於存在兩個重點,所以衛鏗集群分流兩條思考方向。

展望中的衛鏗:當一個社會在發展的時候,需要合作的部分愈發多了起來。故有了很多新的條例。例如,古代的人可沒有在山川大河之間建造道路、大橋的需要,百年才能完成一座宮殿的文明,在建造的時候死一些奴隸們也是整個人類種族能承受的。所以古代的普通人們沒有安全生產的條條框框。

反思中的衛鏗:社會利益也讓頂層的統治需求增加。例如網絡時代,電子軟件公司,面對無限信息擴散過程中盜版的猖獗,就會一次一次的訴訟,一次一次和法務人員們一起線下執法,打擊那些「做盜版網游的俠盜們」。

再然後兩個觀點的衛鏗思考殊途同歸後,又發散成了多類!

憤慨的衛鏗:所以條條框框,會在持續的信息轟炸和基層教育中,灌入給「中人之姿」,然而普通人?很少有精力去思考自己默認的對錯,到底哪些是有利於社會協作進而方便於自己的規則?哪些是有利於統治穩定的教條!

有的對,也許不是對,是他人強調了一千遍,杠死了所有反對聲音,耗盡了忙於生產工作的大眾們辯駁的聲音,——成為了唯一的對!

而有的錯,也上升不到罪的程度!只是傳播的多了,在網絡上收集到了足夠多的惡感,最後情緒化的被定了罪!強造的律!

例如將熊孩子調皮給他人造成麻煩的惡感收集起來,然後在輿論中濃縮,就完成了對熊孩子該死的定罪。

再例如:將小動物不被關心的善感收集起來,在傳播中,不斷調動人的情緒醞釀成至高無上,開始理所當然的占據資源。

邏輯清晰的衛鏗集群,進一步對曾經的困惑窮追猛打:所以在那時候,社會上的一些對「我」以及「大部分普羅大眾」來說,很多對我們無用的「善良、正義,甚至是法律」就強加到我們頭上了。

逐漸清明的衛鏗群體,照這個規律開始劃分歷史:所以當一個國家社會文明大部分新誕生的規則,是讓大部分人能在社會合作受益!那么就應該屬於上升期。而反之!如果是社會規則中混雜了大量無關社會大眾利益,卻要讓所有人來遵守的教條,那么就難免出現暮氣。

深化思考的衛鏗:歷史周期中,當出現暮氣時,大量的舊規則中,我們分不清哪些是必要,哪些是無用的。所以干脆徹底全部放棄,然後再重新選擇!

心思逐漸通亮的衛鏗開始光明正大的為自己辯解:「所以,我現在不是黑化,對!不是黑化。絕對不是黑化。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根本無法理解所有的社會規則。

而且我所在的社會組織也無法對我進行耐心的基層教育,那么我!放棄了很多不理解的條條框框,是很正常的,對,我這沒什么特殊的。」

於是乎,衛鏗有些昂首挺胸起來。此刻就如同,剛剛從少年懵懂中爬出來,青春期找到了「成年人眼里叛逆理由」的熱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