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你走不掉了(2 / 2)

不讓江山 知白 1553 字 2021-10-13

陸重樓微微俯身道:「大人大才。」

燕先生對這年輕人起了興趣,於是問道:「現在寧王入城,天下大變,你既然有學識,可想過要出仕?」

陸重樓道:「爺爺過世才半年,我當守孝三年滿,再做其他。」

燕先生又問:「看來你也有出仕之心,那可有出仕門路?」

陸重樓道:「寧王到了,對於我這樣的人來說,便是出仕門路大開。」

高院長問:「為何?」

陸重樓道:「我聽聞在北境,寧王早就重開科舉,不以舉薦錄官職,只以品學取人才,寧王還說過,英雄不論出身,大才不拘小節。」

燕先生哈哈大笑:「妙。」

他夾了一口蘿卜皮放在嘴里慢慢咀嚼,初味苦,進而微甜。

「如今寧王要取人才,當不拘一格,你雖然要守孝,可百姓之事若急需你這樣的人協助寧王治理,你可願意?」

高院長問他。

年輕人沒有馬上回答,似乎是在猶豫。

燕先生道:「且先不說這個,說說你對如何安民的看法吧,如今大興城里百姓們心里也不踏實,舊學出身的讀書人,更不踏實。」

陸重樓道:「安百姓之心,尤其是江南百姓之心,其實也不算太難,寧王可頒布法令,連免三年百姓稅賦,百姓三年所得之存糧,按照官價收購,如此一來,百姓們有余糧,有余錢,其實無需三年,江南水米一年兩收,一季可自足,一季可換錢,便可民心安定。」

高院長問:「錢從何處來?」

他看向陸重樓說道:「大戰未止,余孽尚存,征戰之事怕也要持續數年,錢糧物資,消耗巨大,江南數州糧產豐沛,若按你說的三年如數官收,怕是難以做到。」

陸重樓微笑著說了三個字:「造新錢。」

高院長和燕先生對視一眼,兩個人的嘴角都不由自主的微微上揚。

高院長道:「具體說說。」

陸重樓道:「寧王進位稱帝之事不可過於心急,但造新錢之事刻不容緩。」

「推行新錢,借助收買-官糧之事,以三年為期,迅速推廣整個中原。」

「到時候,就算是有些難打下來的地方,因為銀錢流通不暢,無法和其他地方通商,可能不用兵戈便可收服。」

「其二,以後不好打的地方,其實不在江南,只在蜀州和雍州兩地。」

陸重樓道:「蜀州物產天下第一,但蜀州並無礦藏,蜀州之人想要自己鑄幣幾無可能,雍州之地有礦藏,卻無物產。」

「前者想用物產換錢,必須和外邊的人通商,後者想要物產,也要通商。」

陸重樓道:「新錢推行,蜀州和雍州那邊都會被扼住喉嚨,也許撐不住多久便會投降了。」

高院長哈哈大笑:「說的好,說的好!」

他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陸重樓連忙俯身致謝,然後繼續說道:「新錢推行之後,嚴格控制物價,集中銷毀舊錢,民治要松,律法要嚴。」

「以我推測,實則兩年之內,新錢流通中原,民心便已安定。」

他看向高院長:「以重法,懲處囤積居奇之輩,以寬仁,待遵紀守法之人。」

燕先生把酒碗端起來:「敬你一杯。」

陸重樓連忙把酒碗也端起來,雙手捧著,和燕先生一飲而盡。

燕先生問他:「如何可快速推行?」

陸重樓道:「北境之內,諸多官員都有民治經驗,可調往江南任職,但不要全用北境官員,從江南大批取仕,用於輔政。」

他看向燕先生說道:「這邊是兩位大人剛才說的第二個問題,舊學之士如何心安且心甘。」

他認真的說道:「江南學識之輩多自傲,所以從北境選過來的大員,當有名望地位,可令桀驁之人也服氣。」

燕先生笑問:「你覺得寧王在北境的官員,誰可堪當大人?」

陸重樓道:「冀州四頁書院的老院長高先生,是為書生領袖,高院長無需親力親為,只需坐鎮,便可讓江南學子心服口服。」

「請高院長屈尊,創建一所新學,所有好學之士皆可至新學求教,但凡結業之人,也就沒有什么舊學之士的身份了。」

高院長搖頭道:「那老家伙已經離開江南之地多年,哪里還有什么影響。」

陸重樓立刻就嚴肅起來:「高老學識人品天下無雙,大人的話,草民不敢認同,以我之所見,若高老願意為寧王籌辦此事,只需登高一呼,願意為寧王效力者,便會接踵而至。」

高院長道:「若那老家伙真的願意做這件事,喊你去幫忙,你去嗎?」

陸重樓道:「大人應該對高老尊敬些。」

他見燕先生和高院長都是一身錦衣,所以稱之為大人。

高院長道:「你先回答了我再說。」

陸重樓道:「若真是高老召喚,我願意為高老先驅,也願意為天下百姓,出自己的一份力。」

高院長摘下來一枚印章放在桌子上:「那你是走不掉了。」

燕先生哈哈大笑:「確實是走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