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恩賜從天而降(1 / 2)

晚清神捕 喬尼小樣兒 1778 字 2022-10-2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晚清神捕最新章節!

在紛亂的嗡鳴聲中。朝臣和新科進士躬身退出太和殿。單獨留下恭親王奕訢、李鴻藻和李國樓。又讓李國樓在旁邊的偏殿里換了一身簇新的五品官袍。但見他的官帽上插有藍翎一根。朝珠也掛在脖子上。准備去養心殿面見皇上和兩宮太後娘娘。志得意滿的對著落地鏡。照一身全新的打扮。

大太監劉德印著李國樓換衣服。笑盈盈道:「探花郎。恭喜了。」

李國樓趕緊從皮夾子里取出一張二百兩的銀票。遞上給劉德印。低聲說道:「同喜同喜。請劉公公一定要來寶芝房喝杯喜酒。」

四十歲余歲的大太監劉德印。順勢取過銀票。灑然而笑道:「探花郎。真是個人精。老奴好探花郎的前程啊。哦······探花郎。這身官袍是庫納房安公公置辦的上等貨色。按照規矩。你給個四百兩吧。」

李國樓瞥眼劉德印。心里有些不滿。按照規矩一套官袍。二三百兩銀子就能辦妥。有時還是讓官員自己置辦。那就還要便宜。世面上量身訂做。加起來也不用一百兩銀子。跑到他這里就變成四百兩銀子。一套理應算皇上賞賜的「官袍」。直接讓太監分贓四百兩銀子。

劉德印懷揣著六百兩銀票。心滿意足的離開偏殿。到大臣家里傳聖旨也就兩只銀元寶的賞銀。李國樓甚是大方。是一個值得結交的朋友。來在內務府地盤。開幾家《請進來銀行》這件事。要盡早實施。下次要請內務府幾位「兄弟」。一起到寶芝房喝杯喜酒。

李國樓來到養心殿里。心里打起了小鼓。兩宮太後坐在慈竹簾子背後。要聽他的奏對。果然皇上開始問起他的履歷:「李國樓。現在說說你留洋的經歷以及你在刑部當差的經歷吧。朕想詳細了解一下。」

李國樓拿眼瞧著金鑾殿上坐著的恭親王奕訢。見他神色自若。渾然不動。好似老僧入定一樣安詳。知道這次只有好事。便使出他伶牙俐齒的本事。把養心殿當做說書的場子。先把英國倫敦說得一無是處。霧都的骯臟。讓人喘不過氣來。而他在這么困苦的環境下。就差沒有懸梁刺股了。尚能自強不息。學得一身本事回國。而後則開始說盡刑部尚書包一同的好話。反正他有一顆赤膽忠心。聽長官的命令。沖鋒陷陣在前。而且一直沒有忘記報效祖國的理想。好好學習《四書五經》。不論到那里。都會孜孜不倦的「學而時習之」。終於在這次科考之中脫穎而出。拔得一鼎甲第三名的位子。

李國樓說得深情並茂。其中穿插了許多讓人傷感的小插曲。緬懷死去的同事。有時顏面啜泣。眼圈不自覺的竟然紅了。說到成功的喜悅。有時還會笑顏以對同治皇帝。讓人出他是有真性情的有為青年。

時間過得飛快。李國樓把握尺度。見龍座上的皇上沒有顯得不耐煩。而簾子後面兩位太好娘娘也沒吭聲。便繼續說下去。隨時准備拉住馬韁繩。一不小心就說了一個時辰。感覺奇怪了。怎么沒人打斷他的話。

李國樓說得口干舌燥。自己說不下去了。堪堪說了結束語。肚子餓得咕咕叫。心里懊惱。適才他換衣服等待的時候。恭親王奕訢和李鴻藻都吃過松糕了。而他可是從五鼓時分。肚子餓到現在。以後知道了。來皇宮一定要在衣袖里藏兩塊餅干。

同治皇帝沒有聽過癮。李國樓的風流韻事還沒有說呢。嗯······下次在上來一段。想到這個主意。不由撲哧一聲笑道:「嗯。李愛卿說了這么長時間。聲音還這么洪亮。中氣很足啊。恭親王和李太保都抬舉你。朕也抬舉你一次。有一件差事讓你去辦。」說罷同治皇帝轉頭向恭親王。繼續說道:「恭親王。上次說到直隸地區開辦一個新兵學堂。朕決定讓李愛卿去辦。李國樓的翰林院郎中差事里包括《新武堂》的首席書辦。至於校長之職。就讓翁同龢兼任吧。」

同治皇帝哪能讓恭親王插手。他要把操練新式軍隊的軍權抓在自己手里。雖然開始只是一個營的編制。但以後的事。都由翁同龢和李國樓操辦。到底會有多少新軍。此時他心里也沒底。

恭親王奕訢心里大喜過望。有了同治皇帝這塊招牌。兩宮太後就不會想著裁軍了。曾國藩練出的湘軍被裁。李鴻章練出的淮軍也逃不過被撤裁的命運。能征善戰的漢人軍隊被滿人訂下的祖宗規矩敗壞。而恨鐵不成鋼的八旗營。空耗餉銀。驕兵充當站崗放哨的門面而已。如今《新武堂》是戴著皇上親衛軍的頭銜。這支軍隊大有前途。一條建立新軍的渠道。竟然在此時有了眉目。這是蒼天有眼。

恭親王奕訢裝出心不甘情不願的模樣。慢慢吞吞領旨謝恩。也好讓兩宮太後娘娘出他對於喪失權柄是多么得痛心疾首。而他只能忍氣吞聲。執行皇上的聖旨。

李國樓雖然領旨謝恩。感激之情無以言表。但站在養心殿上。又驚又喜。給了他這么多實缺。讓他怎么忙得過來。這到底怎么回事。上級領導有「洋務派」「清流派」甚至「保守派」也上他了。該如何擺平這么多需要進貢燒香的菩薩。身後還拖著一堆貪婪的「狗奴才」(太監)。這日子要怎么過啊。來為了國防事業。上交「一千萬白銀」的壯舉。已經讓朝堂上各門各派都盯上他了。連「保守派」也要分一杯羹。

李國樓嘴上雖然信誓旦旦保證。心里膽顫驚心。未來會變成什么樣的局面。原本在他的規劃中。沒有其他人來分一杯羹。貪婪的滿人爭先讓他掏銀子出來。連同治皇帝也在打這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