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左公柳的起源(1 / 2)

晚清神捕 喬尼小樣兒 2043 字 2022-11-07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晚清神捕最新章節!

遠在先周時期,農耕文化就在董志原誕生。公劉「教民稼穡」,留下了「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的詩作。董志原百姓至今不忘先賢,每年三月十八公劉誕辰時,都有數萬民眾聚集公劉殿,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

這一次太昌鎮、政平鎮和平解放,盛大的的祭祀活動如期舉行。為了董志原變成清軍的農墾基地,清軍將領們非常虔誠的焚香禱告,讓清軍戰士知道農業的重要性。

一場大生產運動在董志原如火如荼行進,徐占彪、黃鼎帶頭墾荒種地,全軍實行屯田制度,許多民夫、長夫、還有傷病退役的戰士在董志原分到了田地。

李國樓在這場運動中,種地沒有參加,仍然有規律的鍛煉身體,埋頭於文案。

在徐占彪大力倡導之下,董志原展開一場聲勢浩大植樹運動。要把黃土高坡變成綠樹成蔭的山林,道路兩旁遍栽楊柳、榆樹,清軍戰士每天進行澆灌樹苗。這就是聞名後世的左公柳的起源,雖說左宗棠一生都沒到過董志原,但並不妨礙的董志原百姓熱愛左宗棠。

這也難怪董志原百姓如此熱愛左宗棠,因為這里的原住回民都給搬遷了,重新入駐的人,除了戰爭遺留下來的清軍退役的軍人、長夫、民夫,就是董福祥的十萬流民軍。

左宗棠使出讓回民遷移的招數非常有效,楚軍肅清的回軍根據地,沒有出現回民反叛的事情,徹底解決大西北,十幾年動盪的戰亂。

接下來又是一場捐贈運動,長官帶頭給退役的戰士,提供農具牛馬等生產資料。

表面上對待退役的戰士關懷備至,暗地里軍官們鬧翻天了,個個哭窮。但誰的脖子都沒左宗棠粗,攤派下來的數額,還是一文不少的落到實處。

李國樓在徐占彪和黃鼎雙面夾攻之下,要他把百姓的生活提高至投降派的高度,一定要拿出五萬兩銀子,絕不接受厚此薄彼的一萬兩攤派份額。最後李國樓繳械投降,捐助給退伍老兵五萬兩銀子。

李國樓過了這一關,十社鎮的百姓開始修建一座全新的子龍廟,位子就在廢棄的回軍軍營。兩門古董級別的紅夷大炮,被擺放在子龍廟前面。還有諸多李國樓用過的器物、衣物都成為貢品。李國樓木知木覺,只是感覺好多物品換新的了,為何用得好好的會不見,直到過了很久婉娘才向他道出實情。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攻心為上,但回軍大帥馬正和軟硬不吃,不肯歸順大清,負隅頑抗到底。這樣的對手,清軍心里值得敬佩,也要挫骨揚灰。清軍在占領肖金鎮,肅清黃土高坡游動的各處游擊隊之後,開始對董志縣城形成合圍。

對付游擊隊,清軍自有高招,那就是秉承了祖先的殘忍,把一座座黃土高坡盪為無人區。這場掃盪回軍游擊隊的戰役,李國樓沒有參加,這種小規模的戰斗,沒有高級指揮官指揮,而是有營官定點清除某塊地段。

清軍大部隊先堵住要道,而後小股部隊梳理一座座黃土高坡,很多躲藏的山溝溝躲避戰火的百姓被清軍搜出來。這些人大都被帶出荒無人煙的地區,幸運的回歸大清。有些百姓被清除,成為野狼的口食。

每一支清軍小隊的任務不同,所以做出的決定不同。剿滅回軍游擊隊,清軍戰士傷亡不斷,清軍的報復更加血腥。這是場耐力的戰斗,在左宗棠大移民的策略下,回軍游擊隊成為無源之水,連生存都很困難。

許多回軍游擊隊,飢腸轆轆忍受不了折磨,從個人至小隊,絡繹不絕的走出山溝溝,向清軍繳械投降。

李字營的二百多名步兵協同二百多名長夫一起參加的圍剿回軍游擊隊的戰役,歷時一個多月,才返回駐地。隊伍雖然得到鍛煉,但總結報告,由始至終沒有寫下,這一點不像李國樓的風格。只是在李字營戰史上,提了一名李國樓親戚的名字,李運捕被破格提升至哨官,胡陰山、方志勇、徐玉光、鄧通等人升為隊長。

其中發生轟動世界的一件事,清軍抓住一名逃入山林十幾年,躲避戰亂的漢人男子,已經不會說人話,變成野人。清軍把這個人當成真的野人,向世人公布重大消息,還把照片刊登在上海申報上,最後被前來參觀的英國考古學家亨得利揭穿,讓人唏噓不已。

董志縣城城長三百九十六丈,高二丈五尺,上寬一丈二尺,基厚二丈,城堞五百三十二枚,炮台十二座,城門四座。城防堅固耐久,看似固若金湯。

副帥徐占彪親臨戰場,戰場指揮官郭寶昌陪同觀測董志縣城城防設施,這場戰役遲遲未打,一是希望馬正和能夠順應民心,歸順大清,清廷開出的條件比回民英雄崔偉還要優厚。二是清軍不敢輕率的開戰,而是做足戰前工作,在董志縣城四周修築炮台,暗地里開挖地道。

晨風之中,清軍將領站在工事里,舉著望遠鏡觀察董志縣城。清軍將領沿著坑道走了五千多米距離,縱橫交錯的坑道,像蜘蛛網一樣把整個董志縣城包圍了。

這場戰役,可以說是收復董志原的里程碑戰役,占領董志縣城對於清軍意義重大,積蓄力量的清軍等待爆發的那一刻。

清軍搭建的炮台比董志縣城還要高二丈,而且是四個方向都有炮台,徐占彪要把這場戰役打出氣勢,不惜財力、物力、人力,要和董志原的回軍決一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