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蘇燁指出沉船位置!(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我只有兩千五百歲最新章節!

這里有古代沉船。

古代交通不發達。

所以河流就成為了交通要道。

這條江河中不僅僅有擺渡人,還有很多從各個省市而來,去往其他省市的船只。

其中就有一支載著大量稅收的銀錠船只在這里遇到了大風浪天氣,沉船了。

此後風雨中根本沒人知道具體沉船的位置,幾經打撈也沒找到,最後只能放棄了。

而蘇燁記得到了他穿越前都沒有被打撈。

正因為如此,他早年間沒錢的時候都會來這里取點銀子花。

反正這么做也不會影響到歷史的發展。

當然。

這都是之前的事了,他為了避免花錢也會導致過度干預歷史,取的很少。

他現在可不能來偷偷打撈沉銀了,畢竟這些沉銀都是國寶,是屬於國家的。

他現在是守法好公民!

「提醒大家一下。」

等全部下車集合在一起,導演才對著所有人說道:「這里是國家重點考古發掘現場,我們雖然得到了允許可以參觀,但是進入之後大家一定要非常小心,千萬不能對發掘現場造成影響。」

大家面色嚴肅紛紛點頭。

「接下來,讓我們有請濟陽市文物局考古隊的成員,楊開兵先生。」

說著,一名考古隊員走過來。

「楊開兵先生是本次考古發掘隊的一名重要領隊,今天我們要辛苦他帶領我們參觀和了解一下整個考古的過程,以及考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導演說完。

嘉賓們立刻鼓掌。

楊開兵給大家打了聲招呼,就帶著大家走進發掘現場。

「這個現場是最近才發現的,目前我們的考古隊員只鎖定了大概的位置,還沒有確定具體的位置,現在大家正在忙著探測。」

楊開兵一邊帶大家走著,一邊介紹道。

「這里是一個什么遺跡嗎?古墓嗎?」

一個嘉賓問道。

「不是。」

楊開兵立刻搖頭,說道:「根據史料來看,這里曾經有過一艘沉船,沉船中存有大量的官銀,前段時間有游泳愛好者在此地洗澡時摸到了銀子,這才引起了重視。」

大家聞言驚詫的打量了一下四周水面。

這地下都是銀子啊?

這都值多少錢啊!

一個個變得小心翼翼起來,生怕破壞現場。

「你們不用這么謹慎。」

楊開兵笑著說道:「這只是外圍區域,可以放心大膽的走。」

聞言,大家頓時松了口氣,他們真怕破話現場啊。

要不然播出之後會被罵死。

說話間,大家來到一群考古工作者身後。

這一群考古工作者都帶著頭盔,在炎炎的烈日下,已經被曬得汗流浹背,有幾個人甚至都有汗水不停的從下巴滴下來。

大家看著心頭一震。

實在太辛苦了。

考古工作人員不容易啊!

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敬意。

「為什么不搭棚呢?我在電視上看到一些考古現場都是要搭棚的呀?」

藍可依好奇的問道。

「那是大型遺跡。」

楊開兵解釋說道:「而且,就算是大型遺跡也是在利用各種科技手段,確定了整個遺跡的范圍之後才會搭棚,目的也不是讓我們能有一個好的工作壞境,而是為了避免發掘出來的東西遭遇到強光的照射而出現一些變化,或者遭遇到雨水的沖刷等等。」

「我們這個現場不需要,這種大太陽下工作,我們都習慣了。」

說著,黝黑的面容上露出一個憨厚的笑。

這話一出。

嘉賓們都忍不住有些心疼。

「你們真的太辛苦了。」

「謝謝你們為祖國發掘出那么多的國寶,你們是真正的英雄!」

這話說的

楊開兵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導演滿意的看著這一幕。

他要的就是這個!

今天這一期節目的主體,就是為了致敬考古工作者。

蘇燁卻微微皺起眉頭。

他發現,考古隊的努力方向好像錯了。

沉船的地點是在上游,如果往上發掘的話早就已經找到了,可偏偏考古隊一直在下游糾結,就是不去上游。

這下游只隨著時間水流沖刷下來散落的銀子而已。

「你預計還要多久,才能找到沉船的位置?」

一個嘉賓問道。

「至少還需要兩三天時間吧。」

楊開兵回答道。

「要是今天能找到就好了,大家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藍可依感慨道。

「考古工作很復雜的,沒有那么快。」

楊開兵笑著解釋。

這時。

「沉船的地點應該在上游。」

蘇燁突然說道。

大家一愣。

「上游?」

楊開兵一臉疑惑的看著蘇燁,沉吟了一下說道:「我們確實一直在發掘下游,但是根據我們知道的資料,以及上百年的地殼運動情況來判斷,沉船出現在下游的概率非常大。」

「我是濟陽人,有幸讀過一些關於濟陽的古書縣志。」

蘇燁說道:「如果我推測的沒錯得話,沉船所在的位置,應該在那兒!」

說著。

直接伸手指向上游考古發掘坑的邊緣部位,提醒道:

「建議你們可以讓人過去那里查一下。」

「你怎么知道在那個位置?」

楊開兵不信任的盯著蘇燁問道。

這是屬於他們的專業,不太喜歡別人指手畫腳。

「我讀了很多關於濟陽市的古書,和各地的縣志,我記得在一本縣志上提到過,說附近一個叫慶華村的村民,在河流中發現了一些散落的金銀。」

「而且還不止是一處,縣志上有十多處記載。」

「把這些位置獨立出來計算一下,應該就是沉船所在的位置。」

蘇燁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