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惹疑(2 / 2)

紅妝名捕 水紅xl 1629 字 2022-10-18

江若寧瞧了片刻,取了墨硯、毛筆,大筆一揮寫下「翩翩才子,秋蘭披霜」。

慕容琅問道:「這是何意?」

「李觀遭遇家變,被信任的伯父算計利用,豈不心寒?卻一朝醒悟,傲寒逾強,就如秋蘭披霜一般,寒霜無法令秋蘭低頭,只會更顯秋蘭傲寒風骨。」

慕容琅微微點頭。

「才子如蘭,是才子又是真君子,妹妹的比喻貼切。」

江若寧取出印鑒,在朱砂盒上按了一下,一下落定。「再晾干則可裝裱。」她一扭頭,對著外頭喊道:「小高子,晚膳可預備好了?琅世子餓了。」

她將筆放好,疲憊地揮舞著胳膊,打起了太極,站得太久,需要活動一處筋骨。「琅哥哥不是要學畫么?這些日子就先學著吧。」

「大東家不會發現什么?」

「琅哥哥不妨請教一下長輩。問他們牆頭草都有什么特點?」

「牆頭草不都是兩不開罪?就像楊左相這樣的,還有榮成候池倫這般的?」

「所以我們不必擔心。」

慕容瑁現在已經進入暗樓,他一時半會兒發現不了慕容琅、顧遜都是假的。

江若寧道:「先用晚膳。待二更之後,我再去求見父皇。」

慕容琅睡了兩日,哪里還能睡得著,決定繼續學繪畫。

翠薇宮對外言道:「鳳歌公主正在作畫。謝絕訪客!」

雖有嬪妃想來示好,可有這原因。個個都不好冒昧登門。

*

養性殿。

德妃親自做了銀耳燕窩羹,正小心翼翼地給皇帝盛湯。

「臣妾今日特意熬的,還請皇上嘗嘗,快入秋了。人易上火,吃這個最是好的。」

原本尋常的話,被德妃一說出來。帶了無盡的關懷與溫暖。

皇帝接過羹湯,心下受用:「你也吃些。」

「臣妾想看皇上吃。」

德妃含著笑。

羊大總管俯身進入大殿。「稟皇上,鳳歌公主求見!」

「宣!」皇帝道:「給璦兒盛一碗。」

江若寧請罷安,陪皇帝用了一碗羹湯。

寒喧一陣,江若寧笑盈盈地道:「父皇,兒臣可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來向你討恩旨的。」她微睃了一眼德妃。

德妃會意,欠身道:「稟皇上,臣妾該告退了。」

江若寧討好地笑了兩聲,「父皇再吃一碗吧?兒臣給你盛。」

皇帝道:「瞧你愛吃,你吃罷。」

「父皇……」

德妃想聽,可江若寧卻沒再說下去。她出得殿外,這深更半夜的,江若寧尋了過來,說是討恩旨,這會是什么恩旨?

因為江若寧的一句話,皇上竟破例賞了慕容瑁一個「昌郡王」,可見她的話皇上聽進去了。消息傳出,六宮嬪妃個個都想巴結討好江若寧,這些嬪妃多是有兒女的,便是賢妃那個喜歡靜養的人也跟著湊熱鬧。聽聞江若寧回宮,便指了九公主、十三公主過來探望,說的是「你們是姐妹,要多走動,將來大了,嫁出宮外也多個照應。」還不是希望能因江若寧的緣故,早早給兩個公主討個食邑封地下來。

公主們雖有封號,可有食邑與沒食邑的公主卻大大不同。

就似鳳歌公主,這擁有封號才多久,皇帝就著禮部拿出章程,擬定幾個鳳歌公主湯食邑的法子來。禮部哪知皇帝的心思,在最貧瘠的西北挑了二縣,又在富庶的奉天府選了二縣,又另在不富不貧之地的豫州選了二縣報上去。

不知是誰走漏了消息,惹得淑妃、德妃、賢妃等人蠢蠢欲動,也想早日給自己的子女討下封邑。

德妃身邊的宮娥道:「娘娘,可要使人打聽一下是何事?」

德妃輕聲道:「皇上最忌有人打聽養性殿、御書房的事。你派個人去皇子宮,告訴七皇子,讓他明兒來我宮中。」

打聽養性殿、御書房里的事,這會讓皇上覺得有人監視他。他是皇帝,他可以掌握一切,卻不允有人冒范他。

此刻,江若寧正賣萌討好地道:「父皇,南安府有貴族幼女失蹤,這一次也是十三人。前些日子,兒臣與琅哥哥進了暗樓,兒臣所見當真令人震驚……」

江若寧便將自己進去的所見所聞細細地講了,自然少不得說了劉森出現的事,又說自己是如何發現劉森,怎樣將此事悄悄告訴慕容瑁等等,末了,又說自己在紅影山庄的後面發現幾個被囚禁的幼女等等,而她的師妹尚歡幼時就曾被軟禁那里,繪了被囚後院圖,經證實與尚歡被囚地是同一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