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 得中(2 / 2)

紅妝名捕 水紅xl 1581 字 2022-10-18

「你懂什么?以他那淡然的性子,怕是只求得中,不求名次。」

曾經為了家族生意都可以放棄入仕的人,心志比尋常人更為堅定,但前提時得讓他們感興趣。

近了晌午,婆子領著一個小廝方進了閣樓,「郡主,郡主!李公子中了,是五十三名。」

溫令姝一聽這成績,立時就泄了氣,「怎會才五十三名?」

婆子道:「我讓小石頭瞧的,瞧得真真的,真是五十三名。」

溫令姝問道:「你可知道今歲會元是誰?」

「稟郡主,是滄州杜白!」

杜白,此人的名諱聽都未聽過。

「第二名是誰?」

小石頭答道:「月州元楨。」

這人的名諱溫令姝同樣沒聽過。

如果不是今歲由靖王任主考官,她都要懷疑其公正性了。

小石頭又道:「第三名是德州林正傑,聽說是德妃娘家的族侄兒,第二名竟是個啟丹人。」

蟬羽斥道:「月州可不是啟丹之地,乃是我大燕人。」

月州,曾經的冷月城,被歸入大燕後,就易名月州,在那里立州建城,依然是南北交通要道。

溫令姝道:「王萬里考了多少名?」

「回郡主,是十九名。」

十九名與五十三名,這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陶玠呢?」

「四十七名!」

「李公子怎會是五十三名,他的才華可在王萬里、陶玠之上,不應該啊!他怎會考得這般差。」

李觀是她心目中的男神、偶像,這兩年她時常瞧著他的畫像,就算不是會元,那也該位列前十。

小石頭道:「容王府世子得了第五名,有考官說,他原該是第二名,但靖王道『容王世子的文章不如前三名的言辭干練。』就被評了個第五名。」

溫令姝立時豁然開朗,「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靖王殿下不喜浮華錦綉的文章,他看中的務實,像李公子、陶玠的文章未必會喜歡。」

小石頭道:「小子在書房侍候,可老爺說,李公子的文章華而有實,言之有物,無論是喜干練求實之風的主考官,還是喜華詞麗藻的主考官,他都不會落榜,他的文風行得穩,行得實,但仔細回味起來,又多了一股子韻味。」

蟬羽寬慰道:「郡主莫要憂心,二十八還有一場殿試,這可是當場欽點三甲,名次又會得已重排的。」

「往年科考,少的錄用三四百名,多的也未越過一千名,可今屆卻放寬錄用一千八百零三名。三日後,上林苑、金殿又是一番角逐。」

昨日,溫思遠便與兒女們閑聊,說到早前吏部、太學、御史那邊提議,今歲的前五百名進行殿試。可皇帝以為,歷屆都是所有人進行殿試,因此,就令負責科考的幾部院官員將上林苑收拾出來,又請欽天監看了二十八的天氣,據最有資歷的欽天監氣象預報家稱「三月二十八日乃是晴朗無雨的佳期」,於是乎,除了前五百名在金殿參加殿試,後面一千三百零三人將在上林苑的露天場地進行殿試。

會試的名次許在殿試後會發生改變。

十六一路回到李家別苑,與李觀回稟了中榜之事,只是名次不太理想。

李觀聞後,沉默了片刻:「我還有殿試的資格,這算不得最終的名次,歷屆狀元也並非都是會元。我閉門讀書,謝絕來訪。」

李觀閉門讀書了。

各家得中之人,也回家的回家,回廟的回廟,回客棧的還回客棧攻讀,一天後,皇榜下面更是寥寥無幾,各家准備幫人招婿的下人也都散去,只是早早看好了人,只待那人殿試之後就來綁人,更有的下人一路跟蹤,弄清那得中之人的下榻之處,回家好與主子商量對策。

三月二十八日,剛過四更時分,便有得中的學子候在宮門前,今日免了朝會,滿朝文武都在忙碌幾年一度的殿試,面今的殿試盛況更是隆重,一千八百零三人的殿試,前所未有。

「查看名帖,自報名次,前五百名往東,根據御林軍指示入金殿;後一千三百零三名往西,隨御林軍進上林苑應試!都快些,快些,巳時正開考,辰時二刻結束,後面的人都跟上……」

武官們被臨時抽調過來維持秩序,有些才華的文官則被抽調過來監考、閱卷。

當今的正興皇帝是個急性子,往屆頭日考完試,第二日就要張榜宣布,然後便是三日的新甲簪花游街。

李觀近了宮門,站在長龍似的隊伍里,一個比一個穿戴不俗,便是寒門學子,也都尋出最好的衣袍穿上,這可是去殿試,不比早前在貢院,穿得太差就會被人取笑。

十六立在一側,看著自家公子一步步近了宮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