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 青雲直上(2 / 2)

紅妝名捕 水紅xl 1632 字 2022-10-18

而當年隨李觀同往的幾位文武官員,溫令守因襄助李觀維持遼北省秩序成功推行北方移民分田制,已升任遼北省總兵一職,這可是正二品的武官。

辛懷志已上任月州衛軍所守備一職,正五品武官。

李眠亦做了遼北省太平府知府一職。

另三名縣丞已是知州、知府等北方四省頗有業績的官員。

就連十六亦成了月州知州。

靖武十七年十二月,皇帝下旨,著李觀攜家眷回京述職。

太平府,北方大巡府府內。

十六,現在外頭皆知他名李具,乳字十六,而今已經年近中年的男子,留了幾縷小胡子,聽聞李觀要攜家眷回京,便帶著翠淺來太平府見江若寧。

翠淺頗是傷感,她現在有兩子兩女,在秋桂之後又生了一個廣明(乳字六斤),之後又產了一女,名喚秋蓉,最小的秋蓉也有五歲,鎮日最粘的是她姐姐秋桂,秋桂而今九歲,正是懂事的年紀,帶著妹妹規規矩矩地站在母親身後。翠淺道:「你們要回京城,這不知道又要幾時才能相見。」

江若寧笑道:「早前還說舍不得,你家十六七年前上任縣令一職,還不是分開了。」

「那怎么一樣,這過年過節,我們兩家還是有見面的。往後隔得遠了,想見一面就不易。」

江若寧道:「讓十六好好干,做個好官,這些年你在北方置了些田地,在月州城也有店鋪,日子越發過得好,家里銀錢夠花,還有節余,莫讓十六貪墨,做個廉正清官。

北方四省而今越來越富裕,今歲送給朝廷的稅賦糧食總數比大燕其他省的還多二成,怕是有人以為,北方四省富裕。那御史、朝臣也會盯著北方四省,叫他行事謹慎,莫被人抓住了把柄。」

用江若寧這幾年的話說:錢,夠花就行。

江若寧在太平府也置有店鋪,在各省也有田地,是她出錢走了軍方的路子,請了辛懷志、溫令守幫忙開墾,養上三年,早前的荒地成了良田,再轉手賣給一些多外地來北方尋寶的富戶人家,就賺了不少錢。

其他同來的官員的夫人見江若寧如此,也跟著學樣,除了翠淺走了翠濃那邊的門子,花錢請辛懷志動衛軍所士兵幫忙開荒,其他人都是花錢請當地百姓給開荒,雖然賺頭不如江若寧也都賺了不少錢。

就這事,曾有官員彈劾,說李觀等人的夫人在北方四省中飽私囊,皇帝卻道:「早前北方如何?你們誰自請去北方打理?是李觀去了那邊,才有了今日的富足揚面。

人家夫人是賺銀子了,也向朝廷交了賦稅,不信,你們去戶部,一畝荒坡買進時無價,開墾之後養上三年變成良田,一畝地賣五兩銀子,向朝廷繳納一兩銀子的稅賦。

現下見人家賺錢了吵著嚷著罵人家中飽私囊?你們若能這么干,把不值錢荒坡變良田,讓戶部的銀子增多,讓稅賦增多,朕也允你們這干……」

什么人啊,當人家沒交稅賦。

早前朝廷是有規定的,誰家把無主荒坡變成田地耕種,只需一畝交十二文的辦理田契費用,就用將那片土地變成自家的,照著朝廷規定,每年向朝廷一畝交納一成八的稅賦,如果地方要增加人丁稅等,由當地官府決定,但那也是有規定,一個人的人丁稅不得超過一成。北方那邊現下局面大好,人丁稅只收了五分,這五分就包括了當地衛軍所的軍餉等物,還有地方官府編外人員的薪餉等。

開墾成良田,朝廷年年就可以征收賦稅,這都是源源不斷的糧食、銀子。一個北方四省的糧倉,把大燕其他二十幾個省上交的賦稅糧食都超過二成,皇帝道不出的高興,他從未想到北方那片土地如此富饒,尤其是李觀後面提議,以軍以軍,就是給軍戶劃撥大片土地,向朝廷上交五成稅賦,自己再留五成食用。

一個北方四省,將大燕各地的佃戶都吸引過去了。

尤其是去年早的,現在都成了地主,誰家沒有幾十、上百畝良田,而北方的土地平整,全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易管理,易耕種,比其他地方的收成更高,唯一的缺陷就是因為氣候影響每年只能做上一兩季作物,一到冬天,地里是光禿禿的,但到了這里能吃飽飯,糧食有了,就不差錢,沒錢可以賣糧換錢。

然,大燕其他地方曾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手握大批土地的地主,手頭的土地沒有耕作,這不可能荒著,荒著就是損傷,只得出錢請人幫忙耕作。一說賃給佃戶,一聽你收的租子,「四成?有沒有搞錯,收四成租子,朝廷租出的官田才收二成,比官田都高,還要交人丁稅,這下來就去了大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