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手(2 / 2)

當初兩萬多卷的《永樂大典》竟然只剩下這么多?!

一時間,白茵心緒難明。

但很快,白茵就把這種情緒拋諸腦後了。明朝既然都已經覆滅,那這樣東西還有什么重要的。

時代更替,王朝覆滅。時也,命也。

白茵琢磨了一下,她也同樣起身,准備去看一眼自己曾經的啟蒙書。

說起這個,白茵忽然就想起了當初自己硬是被自己的師父逼著翻看《永樂大典》識字的場景。

黃英見白茵莫名的咧了咧嘴,露出了一副牙酸的表情,她「噗嗤」一下就笑了。

刨除風水師的身份,這小姑娘果然挺有意思的。

——

趙立冬在觀察完那一葉《永樂大典》的時候,他一抬頭就看到了皺著眉頭的白茵,還有白茵身後那些因為一個小姑娘在這里觀看覺得浪費他們時間的人。

趙立冬見狀,趕忙把白茵拉了出來。

因為剛剛白茵的表情太過認真,趙立冬也明白了她恐怕是知道了什么。

於是趙立冬看了看周圍,然後小聲問:「你看出什么來了?」

白茵勾了勾唇,她反問道:「你呢?覺得這東西是真是假?」

趙立冬警惕的看了白茵一眼,然後他又想到以白茵的財力,她現在還不足為慮,他的對手是那些還在台上的人。

想通這一點,趙立冬爽快的說:「我覺得這東西是真的。」

紙張、字跡都完全沒有問題,不是真的是什么?

白茵看了一眼還在興奮狀態的趙立冬,她搖了搖頭,直言不諱道:「假的。」

趙立冬狐疑的問:「你怎么知道?」

不只是他覺得這東西是真的,台上大部分人都這么覺得,並且摩拳擦掌,准備實力角逐一番。但趙立冬忽然聽到白茵說是假的,他想弄清楚她是從哪兒判斷出來的,好讓他做個參考,免得打眼。

畢竟拍賣行里的東西,也不見得都是百分之百真品。

白茵動了動嘴角,她總不能說這和她見過的不一樣吧?

若說到底哪一點不同,白茵還真說不上來,畢竟明朝的東西對她來說真的不算是古董,所以她也沒有刻意研究過。至於趙立冬店里那套茶具她能看出來,完全是基於她對宋代瓷器的了解。

趙立冬見白茵卡殼,他笑了,然後自信道:「我在古董這一行兒浸淫這么多年,雖然不至於完全不打眼,但也很少買到假貨了。」

何況因為對於這葉《永樂大典》的志在必得,所以他是特意研究過,因此很難會判斷錯誤。

白茵見趙立冬完全不信她的話,她無所謂的搖了搖頭,她本來就不是什么喜歡羅嗦和發善心的人,所以也懶得費力氣去勸解。

大約半個小時後,拍賣會場給的鑒定時間就結束了,趙立冬同白茵也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這葉《永樂大典》的起拍價為五萬,每次加價不得低於五千。然而拍賣師剛說出「開拍」二字,會場的氣氛就變得緊綳起來。

「七萬!」不遠處有人舉牌。

趙立冬緊跟:「八萬。」

……

就這樣,舉拍價格一路上漲到五十萬才漸漸稀稀落落起來。

畢竟無論《永樂大典》再如何珍貴,這也只是其中一葉而已。

白茵見趙立冬一路跟價,沒有半點猶豫,她的神情閃過疑惑。

不過是個古董,趙立冬好像太過賣力了。

鄭源愷看出了白茵的不解,他趕忙說:「他現在手里一共有三葉《永樂大典》,加上這個是四葉,他准備拍下這個之後捐到省博物館。」

白茵聽罷,瞬間了然。

趙立冬是市里最大的古董商,可放眼省里,也只能排到前三。他既然想要繼續發展,那少不得要同省博物館拉拉關系。到時候他成了省里古董商龍頭,這幾百萬就又不算什么了。

白茵剛剛聽黃英講這東西只有少數幾個省份的博物館中有珍藏,用這個來打動省博物館,不怕對方不動心。

可這個明明就是假的……白茵同情的看了趙立冬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