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少林易筋經(2 / 2)

方證大師搖了搖頭,說道:「二祖和般剌密諦大師所闡發的。大抵是禪宗佛學。直到十二年後,二祖在長安道上遇上一位精通武功的年輕人。談論三日三晚,才將《易筋經》中的武學秘奧盡數領悟。真要說來,是花了三十多年才解出其中武功。」他頓了一頓,說道:「那位年輕人,便是唐朝開國大功臣,後來輔佐太宗,平定突厥,出將入相,爵封衛公的李靖。李衛公建不世奇功,想來也是從《易筋經》中得到了不少教益。」

岳方興「哦」了一聲,心想:「原來《易筋經》這般艱難,不知我是否能夠修成呢?」

方證大師又道:「《易筋經》的功夫圜一身之脈絡,系五臟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斷,氣自內生,血從外潤。練成此經後,心動而力發,一攢一放,自然而施,不覺其出而自出,如潮之漲,似雷之發。便如一葉小舟於大海巨濤之中、怒浪澎湃之際,小舟自然拋高伏低,何嘗用力?若要用力,又哪有力道可用?又從何處用起?」

「『圜一身之脈絡,系五臟之精神』,這么說來,易筋經是能夠修煉到周身經脈,兼有五臟六腑了,果然不愧是享譽江湖的神功。而且易筋經的真氣『氣自內生,血從外潤』,若是修成的話,定然對身體氣血極有好處,說不定真的能夠治好我體內的暗傷!」岳方興心中暗道。而對於易筋經真氣的攢放自如,動念而發,他卻並不在意,武功到了高深階段,大多都能達到這一步,他的混元功、岳不群的紫霞功,也都能夠如此。

「我少林武功重在禪武合一,欲修《易筋經》,需得參破『空、無相、無作』這三解脫門的至理,甚至要勘破生死之要,賢侄切莫只將它當做武功來練,需要多多領悟佛法才是。」說完《易筋經》的來歷,方證大師又道。若非修煉如此之難,少林寺也不會一向只有寥寥數人能夠修煉《易筋經》了,即使按照循序漸進之法也是如此。

聞言,岳方興躬身應是,謝過方證大師教誨。接著方證大師便口授《易筋經》,讓他細心參悟。這口訣也不甚長,前後只一千余字。方證一遍念畢,要岳方興心中暗記,過了一會,又念了一遍。前後一共念了三次,岳方興已從頭背誦,記憶無誤。

方證大師心知岳方興能夠自己摸索混元功,對於內功一道定然知之甚深,但《易筋經》源自達摩老祖,和如今江湖上流傳的武學卻大有不同,因此又將其一句句地詳加剖析,指點種種呼吸、運氣、吐納、搬運之法。岳方興仔細聽來,這才知道方才所記的每一句口訣之中,都包含著無數精奧的道理,其中許多種種,都是自己從未想到之處,不覺汗顏不已。他自忖武功不遜於江湖中任何一人,更獨自摸索完善混元功,稱得上一代宗師,但聽到方證大師解說,才知道內功之道的博大精深,自己即使遠超同儕,所知卻也不過皮毛而已,也無怪會在身體中留下隱患了。

如此,二人一問一答,有時又交流一二,不知不覺,天色便已經暗了下去。岳方興和岳不群在少林留宿一晚,次日方才拜別方證大師,返回華山而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