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金風玉露閣(2 / 2)

督主有令 迷路的魚 1075 字 2022-10-31

名聲不一定代表實力,「金風玉露閣」雖不如三宗五門、一谷七派那么名聲響亮,但據逆滄海前世所知,「金風玉露閣」的底蘊只怕在二十六宗門內,也能排入前十之列。

這樣實力雄厚的武道宗門,以武犯禁只是常事,自古以來朝廷早就對那些武道底蘊深厚,又長久不衰的宗門忌憚已久,相應的,這些宗門也對朝廷很是忌憚,是以二十六宗門之所以把最重要的根基放在高山海外,便是防止朝廷大軍進行圍剿。

越是峻險的地方,越是受到這些宗門的喜歡,不僅在於這些地方修煉事半功倍,還在於朝廷大軍根本進不來,以二十六宗門的武道底蘊,絲毫不畏懼少數人的進攻。

不過那些海外的宗門也就罷了,但只要身在東土之濱上,朝廷總要想辦法進行控制,在雙方各自忌憚的情況下,朝廷便會對這些宗門的宗主進行敕封,借此以示朝廷對其寬宏大量,而宗門也願意「聽宣」。

其中,三宗,即是最為出名的代表,畢竟是流傳兩千多年的道門,歷代朝廷都會對其敕封。

然而這里面也有例外。

「金風玉露閣」七十多年前,因為戰亂便從臨江城遷移至楚國與蠻荒之境,從此再不聽任何宣調,就連太祖對其的敕封也不接受,惹怒了太祖想發兵平了此閣,可惜國才剛立,發兵實為不智,蠻荒之境又路途遙遠,為一時之氣實在不值得,這才作罷。

反正「金風玉露閣」也不摻和世間凡事,高高在上更不理會江湖之事,現如今若非這四句順口溜,只怕很多人都會忘了「金風玉露閣」。

倒是有著十年後世記憶的逆滄海,內心震驚不已。

「難道金風玉露閣早在十年前,就已經在暗中摻和那些事了嗎?」

「塍花草乃是金風玉露閣的秘葯之一,數百年前就只有此閣才有培育……嘶嘶,有點意思。」

巳蛇幸災樂禍地道。

「你樂呵什么,不知道那孬子在哪里嗎?」

丑牛瞪了巳蛇一眼,這才愁眉苦臉地對逆滄海道:「督主,這下麻煩了,那金風玉露閣遠在大楚南荒,想要調查也很困難,派人過去,只怕那孬子根本不予理會。」

這是對方的底氣啊。

逆滄海嘆了口氣,你朝廷再強再厲害,我躲得遠遠的,你總不可能為了我們區區一個門派,就發動十萬大軍來攻打吧?

別說十萬,就連一萬大軍也不可能。

遙遙三千里的距離,一萬大軍過去,光是消耗的糧草便是一個嚇人的數目,而南荒偏僻,無國交接,自古以來就不是陳兵之地,少有的城池兵馬,估計早都是吃空餉的隊伍了。

想想大楚立國七十余年,如今表面看似繁花似錦,實則內憂外患,內有水患,民不聊生,外有虎視眈眈,惡鄰窺視,除了四十萬邊軍還有一定的戰力外,其余各府兵馬早已荒廢許久,一遇戰事難以支撐。

這具身體的主人似乎也早就認識到了此點,是而很早之前,便在晏頤駕崩前便暗中插手邊軍,到得徹底掌握緝查司過後,更是「光明正大」去掌控了邊軍。

同時不停擴大緝查司的勢力,至少緝查司掌控之下的三千戊兵,當屬於精銳中的精銳,還有五千多人的京師緝衛,以及遍布大楚境內的七萬八千多人的緝衛、校令、小校,這些都是他能掌控的直接力量。

「……」

左右的人都在看他命令,逆滄海暗自嘆息一聲,心中不由產生了絲警惕。

他雖有十年的記憶,可前世只是一個小宗門的無名弟子,很多事情也是道聽途說而來,更不會去刻意觀察朝廷眾多事情,何況還是相距數千里外的京師。

這不得不說是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