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書房召對(1 / 2)

帝國 戒念 2546 字 2022-11-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帝國最新章節!

第六十三章書房召對

第六十三章書房召對

王景范雖然有自己的打算,不過蔡恕顯然不是這其中的行家里手,蔡氏族人當中自有此中高手——說是高手也不過是相對於王景范和蔡恕兩人而言,王景范的胃口太大,說起來還是兩個書生在想當然的做財美夢。

蔡氏專門負責葡萄酒方面的管事給出的最後建議便是拿出釀制方法拍賣,將入圍的正店數目增加到三十家,這三十家正店每年向蔡氏和王景范雙方繳納共計十五萬貫的「年費」——大宋商業之達已非歷朝歷代所能夠相提並論,「競拍」之法在京師、蘇杭、川蜀這些財賦匯集地區異常達,如王景范在京西路的那處庄園便是被放在京師開封競拍;不僅如此,大宋的商界還形成了類似於王景范從父親那里聽來後世的「專利」方式,這種方式已經被廣泛的用在個人著作、商家的新奇商品上。

王景范的父親一生沒有來過京師開封,他也並不清楚大宋居然有了類似後世的「專利」制度,而王景范在與蔡氏族人激ao談之時也才明了。當初與蔡氏合作之時王景范便有過類似這樣將葡萄酒釀制之法賣出去的約定,只是沒有想到葡萄酒會如此受人追捧,蔡氏族中也認為自己吃不了這份獨食,早就對此有過對策,現在王景范既然提出來雙方自然是一拍即合。

雖然大宋有類似後世「專利」的律法,但上架不住來頭巨大的權貴,下擋不住那些鄉村野戶。葡萄酒的釀制之法中間沒有什么神奇的配方,只是一些工序上的不同而已,現在蔡氏不過才出了兩年的葡萄酒,肯定有人會想著弄清楚其中的原委,對於一般人還好說,但蔡氏的防范在權貴之人的眼中毫無疑問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蔡氏心中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王景范提出將釀制之法拍賣出去,蔡氏這邊就提出——五六家根本無法保證最大的利益,將更多有背景的正店圈進來一起做,至少官面上的流通還是能夠保障的,時間越長這中間的利益也就越大。

不過這些細節問題都是半個月之後,王景范忙完了手頭上的緊要之事後,蔡氏才派人來協商的。蔡氏釀造葡萄酒已經占了先手,雖說購買的專門種植葡萄的庄園還無法為其提供葡萄,等個兩三年後蔡氏至少有個穩定的原料供應基地,這就比那些前來競拍的酒家占了老大的便宜,就算將釀制之法公開出去,在三四年之內白沙蔡氏和王景范依舊可以在葡萄酒上面享有豐厚的回報。

皇帝召對王景范並沒有如同平常一般在崇政殿內,而是頗為意外的在御書房,這是非常罕見的事情——原本文彥博去位除了在皇帝病重期間的所作所為之外,還有便是在立儲一事上行為曖昧,加上他數年前就因為討好溫成皇後的事情,各種猜疑下來皇帝罷免他也就在情理之中,只是走了一個文彥博後面的富弼又接過手,這立儲的事情大臣們真是前赴後繼沒完沒了,弄得皇帝也是心煩氣躁召對狀元這么重要的事情原本是在集英殿與大臣們一同召對的,結果皇帝心煩便安排在了御書房。

在一個太監的引領下,王景范穿過層層宮苑來到一處並不算很起眼的宮殿——雖然沒有見過漢唐時期的皇宮內院是如何景象,但一路走來這深宮內院果然皇威森嚴盡顯官家氣度,只是不用多想王景范也知道大宋官家的皇宮可能應該算是最為「寒酸」的,而眼下要面見的皇帝更是史上第一個以「仁」為廟號的皇帝,也是後世歷史中公認的名副其實的「仁」皇帝,他的皇宮可就更要「寒酸」三分。

大宋皇宮除去太祖立國建隆年間以皇宮制度草創為由頒詔組織大批人力擴建皇宮,總算達到了周圍五里的規模,不過與大唐洛陽宮城近十里的規模幾乎相差一半。原本太宗皇帝雍熙年間還想擴建,不過皇宮周邊居民不願遷移,太宗皇帝也只能在原地打轉,唯一一絲亮色便是真宗皇帝年間將土築宮城牆改修成磚壘牆。畢竟這皇宮是在五代遺留宮闕的基礎上擴建的,加之受到周圍居民的限制,大宋的皇帝們只得將皇城和宮城合二為一,甚至將一部分中央官署設在皇宮內前部,加上皇帝寢宮擠在後面,總算是沿襲了西周至今的「前朝後寢」的宮廷格局。

因為七品官職所限加之又非在任地方,王景范今日又重溫了一次綠袍官服,頭戴三梁冠——快兩年前他在點中狀元之後就是身穿綠色官服去赴金明池宴的。說起來還是這身官服更讓他自在一些,在蔡州通判任上,一身緋色官服讓他著實的有些別扭。

就在王景范走神之際,從宮殿中走出一個小黃門站在門口的台階上高聲喊道:「傳蔡州通判王景范覲見!」

王景范連忙整了整自己的衣服拾階而上入得殿中,入殿之後便見到廳中一御案就在自己身前不遠處,中間帷幔相隔因為角度只得看見一個依稀的人影。王景范向前走了兩步轉過身這樣便使得他與御案處所坐之人正好面對面,心中雖然清楚這個有些模糊的人影很可能就是當今皇帝,但依舊連打量的功夫都沒有,直接叩:「臣王景范,拜見陛下!」行禮完畢他才抬起頭來,而據自己差不多有一丈多遠的御案之後,坐著一個身穿黃色衫袍身材微微福的老年人微微笑著對他說道:「王卿免禮平身。」

在謝恩之後,王景范才站起身來雙手垂放在兩tui之側,雖是略微低了低頭,但眼前這位歷史上被稱為「仁宗」的皇帝名頭極大,他也少不了心中有些好奇,偷偷打量一番自然是題中應有之意。北宋皇帝中無論是做學問的學者還是民間的傳奇故事,若說聲望最高莫過於仁宗皇帝——他的在位時間最長,名臣激an臣三七開你方唱罷我登場,加之他的身世頗為離奇,聯合鐵面老包更是有一出「狸貓換太子」的傳奇故事。

王景范的父親曾經給他講過許多題外的傳奇故事,諸如後世中包拯、仁宗皇帝、狄青、楊家將、八賢王,當然也少不了大反派龐太師。這些人有些見到了如包拯、狄青和眼前的仁宗皇帝,有些已經聞名許久如大反派龐太師其實就是狄青的恩主龐籍,故事中將龐籍弄得是聲名狼藉完全就是冤枉了他,有些則是干脆虛構如那個幾乎更沒邊的八賢王,至於「狸貓換太子」之說更只是後人根據仁宗皇帝的身世改變的一個傳奇故事。大宋前後三百年所有的皇帝算起來唯獨眼前的仁宗皇帝傳奇故事最多,他聖明、他寬容、他仁慈、他節儉,當然他也昏庸、他更任xing——眼前鬧得君臣隔閡的立皇太子之事和當年追封溫成皇後與廢郭皇後之事。

盡管眼前這位已經顯出老態的大宋皇帝在後世有著各種各樣的傳說和評價,但不可否認的是若非沒有他的寬容,被後世稱為「唐宋八大家」中宋六家估計沒有一個能夠留名的,至於敢言直諫的包拯多半是還沒張嘴便已經被攆出朝廷了。

故事終究是故事,傳奇也經不起推敲。父親為王景范講述這些後人杜撰的故事無非是放松閑談之意,至於其中則無半點可以借鑒之處,後世的故事主角都是張冠李戴連同一時代都算不上怎么能夠稱得上是死敵?至於其中的官場教訓更是沒影的事情,大宋的官場規則繁復至極,非是位高權重便可占據上風,更不是皇帝一言而決——大宋的皇帝秉承文人治國的國策在絕大多數時候都是聽得進大臣勸諫的,眼前的這位皇帝便是其中的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