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學術亂象(2 / 2)

「我們遼海還是有些波及的,也許您不知道我們遼海的遼海農大是國內第一個在研究『鹽酸克倫特羅』的機構。」唐昱看著沈睿鴻肅然的道:「但幸運的是我們遼海農大的教授們並沒有將他們所謂的『科研成果』拿來申報獎勵,更沒有將那些『科研成果』推向市場。這點是我們應該慶幸的。」

沈睿鴻聽得唐昱的話不禁松了口氣,靠回了椅子上拿出手絹擦了擦額頭上留下的冷汗。唐昱看得沈睿鴻這副模樣不禁笑了,接著向沈睿鴻道:「至於這次的事情,我估計咱們的農業布、科技委、外交布這三個部門肯定是逃不掉的了。畢竟科技委是頒科技獎的機構,農業布主管這些飼料什么的而外交布則是負責收集那些信息。這件事情竟然三個部門都一點消息沒有,甚至直到事情發生了兩年了才被我爆出了,最高首長不收拾他們才怪!」

聽得唐昱的話沈睿鴻不禁點了點頭,的確這三個部門肯定是跑不掉的了。至少他們的主管人員難辭其咎,或許這次事情會導致很大一部分人退居二線甚至提前退休。唐昱接著向沈睿鴻道:「而最慘的我估計是學術界,這次說不准要吃多大的虧呢!畢竟人家歐共體可是1988年就已經宣布了『鹽酸克倫特羅』被禁止使用,而且美國也在1991年宣布了禁止使用。甚至在歐洲和美國都出現過因此而中毒的事件,但這些事情卻被那些有機會出國交流和從國外回來的學術人員刻意隱瞞了!沒有一個人和國家提出過這些事情,就這種狀況你說最高首長能不好好的整理一下學術界么?!」

聽得唐昱的話,沈睿鴻點了點頭。是該好好整理一下了!如此之多的經常去國外開會的科研人員和那么多從國外歸來的科研人員竟然沒有任何一個和國家說起這件在國外學術界都已經是明令禁止的事情這不得不讓人深思。學術界的這種為了科研資金、賺取利潤的風氣不被剎住將來還不知道會搞出什么禍端來。沈睿鴻不知道,其實在後世國內學術界抄襲的泛濫和無恥已經是搞的人盡皆知甚至丟臉都丟到外國去了。民間更是把專家被戲稱為「磚家」,教授被戲虐為「叫獸」。

2011年一篇在英國《自然》雜志發表的文章指出,《浙大學報(英文版)》接到的投稿有31%涉及抄襲。這在內地學術界引起強烈反響,文章作者張越紅甚至被大部分人指責自暴家丑,別有用心。

可是,其後卻有內地訪美學者指出,內地學術界充斥著種種亂象,論文剽竊抄襲只是**的冰山一角。張躍紅後來說她之所以發表這篇文章是因為內地的科研人員存在抄襲的學術不端行為,已經遭到全球科學界的非議。她表示,31%這個數據是2年來對2233份投稿,用一個叫crosscheck的軟件認真檢查的結果。這個結果深深刺痛了她。也刺痛了整個內地所有人的神經!

其後內地科技委托進行的一項調查,調查並未公開,但有多個消息來源向《自然》雜志透露了信息:在超過6000名被調查者,有大約三分之一的人承認剽竊,篡改或捏造數據。這更是徹底的將內地學術界的一點點臉面打翻在地。

而更為嚴重的是:內地科研界有一些專家組,都是在學術界有權威的一些院士組成的,這些人有很多自己的學生,課題組,每年大的科研經費下來,往往是他們其實就已經決定好了誰誰誰拿多少,這種科研經費的分配不公現象及背後延伸的**現象就是暗箱操作,行賄受賄的這樣一些行為,其實遠比學術**要嚴重的!

在後世,一些學者們其實更像是商人。他們出入各大企業,掛著各種頭銜進行著內容大致相同的演講、演說換取企業給予的佣金。跟著他們的研究生大多數要免費為他們工作,研究課題提供給企業使用。而研究生們對教授的稱呼不再是「老師」而是「老板」。這些個所謂的「教授」們見面和年會的時候攀比談論的不再是自己有什么新的發現,不再是自己做了什么研究,而是津津樂道著自己現在的待遇、收入、頭銜、經費……等等東西。研究者已經不再有研究的本意,他們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利益。

但和他們相反的卻是商人,在後世大多數商人都穿的西裝筆挺出沒於各個大學中受到邀請發表著演講,甚至一些商人還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自己的研究論文。又或者是直接出書將自己的研究向大眾和學術界闡述。

這種學者變商人,而商人變學者的亂象在內地不斷的詭異的上演著。讓無數的國人鬧不明白究竟是學者變成了商人,還是商人變成了學者。這些種種的亂象導致了內地科研產業的停滯不前,讓更多的研究人才不斷的流向國外。 @ya